
21日下午,山东大学创新实验班开班仪式在省实验中学礼堂举行。 记者郭尧 摄
□本报记者 朱士娟 实习生 邹迅羽
学生在高中阶段就能拜大学教授为师,享受像研究生一样的待遇?这在过去高中生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如今成了现实。21日,山东大学与山东省实验中学联合成立“山东大学创新实验班”,92名高一学生成为该班首批学生。
根据培养方案,这些学生在学习高中课程的同时,还将师从山大顶尖教授,利用假期选修大学课程。目前该模式仍在探索阶段,时机成熟或在其他中学推广。
选拔方式
◎在新生中选拔92人◎实验班的学生不一定非上山大
“目前高中课程模式无法满足学有余力且有特长的学生的发展,他们有个性化发展的诉求。”省实验中学校长王品木说,对于具有学科潜质、创造性的学生,应该把他们从相对单调、乏味的应试化教育中解放出来,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平台进行特殊培养,这是学生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培养人才的需要,为此,省实验中学在2013年年初便开始与山大协商,成立创新实验班,其间双方不断修改合作方案。
按照两校商定的培养方案,“山大创新实验班”面向省实验中学高一学生,分学科、分校区进行选拔,根据学生的爱好等实验班分5个学科,计划招90人,其中数学24人、物理18人、化学18人、生物15人、语文15人。以后每届实验班的学科设置和学生规模由双方协商确定。
据悉,首届实验班学生的选拔范围是入学成绩与高一期中模块综合成绩总成绩校区排名前200名(含)内,且所报学科期中成绩校区排名前200名(含)内。经过省实验中学组织的笔试及山大组织的面试两轮考核后,最终敲定92名学生进入实验班。“当时经过笔试筛选,共有160余名学生进入面试,由5个专家对学生面试,因为有两对学生的成绩相同,所以实际录取人数比计划多了2个。”山大本科招办主任柳丽华说,进入实验班的学生最后不一定非得上山大,但是这些学生通过这种大学与中学相衔接的培养模式在自身发展上就受益很多,“如果学生在某个学科很有潜质,也可以进入实验室,像研究生一样与自己的导师参与课题研究。”
创新体现
◎大学老师当导师◎学生利用假期到山大修学分
“虽然设立了这个实验班,但并不以实体班的形式呈现,学生的第一任务还是完成高中课程。”柳丽华介绍,实验班学生正常上课期间按各自校区在原行政班上课,学生利用假期参与实验班。
按照培养方案,在学生自主学习期间,按照学生不同发展方向(兴趣)和个人特长,山大将对实验班学生有计划地开设部分选修课程和大学先修课,组建学科兴趣小组,参加学科课题研究,组织对应学科讲座及其他社会实践活动。虽然实验班是虚拟建班,但仍设班主任,班内按学科兴趣分组,同时实行“双导师制”管理,即每组学生配成长导师、学术导师各一名,由实验中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成长导师”(分校区设置),在日常学习中对学生个性品质及学业方面进行跟进指导;由山东大学教授、专家担任“学术导师”,通过组织各项活动,及时发现学生的特点、专长,帮助学生制订个人发展计划,为学生的专业志趣成长和课题研究提供有利条件和帮助。此外,两校对实验班学生实行“选修学分管理制”,山大和省实验中学双方共同组织的相关活动(如大学先修课、选修课程、课题研究、实践活动等)实行学分管理。
柳丽华介绍,2013级实验班拟在2015年1月进行中期筛选考核,以后各级实验班将安排两次中期筛选考核,时间分别安排在高二上学期开学一月内和高三上学期开学一月内,根据双方专家团队考察、综合素质测试成绩、导师建议,对不符合要求的学生予以劝退,学生也可根据个人发展兴趣变化申请退出。
http://jnsb.e23.cn/shtml/jnsb/20140122/124446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