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讯(记者 李超) 作为一种方便有效的护肤方式,面膜无疑成为大多爱美女性不可或缺的护肤产品。而近日,微博网友引用某生命科学院院长言论,表示“面膜成分不仅不易吸收,反而促进细菌大量滋生”,如此内容一经发布,便在短时间内被转发十余万次。“面膜是否可以继续使用”也在瞬时之间成为网友讨论的焦点。
面膜使用一无是处 网友:院长,这是闹哪样?
25日晚,网友@史老柒微博声称:“今天一女生告诉我,生命科学院院长演讲一场,彻底改变了她。院长痛心疾首的说:我就不明白你们女生为什么喜欢敷面膜。不知道胶原蛋白大分子不能被皮肤吸收也就算了。那厚厚一层玩意,不就是在脸上末了层培养基么?还一敷敷半小时,皮表各种菌各种虫高兴坏了,等你敷完都四世同堂了。”
于是,关于“敷面膜弊大于利”、“面膜营养不会被吸收”、“面膜容易滋生细菌”种种结论让多数女性如鲠在喉。这是真的?到底该不该信?网友评论众说纷纭。
@长安晴雪表示:额滴神,这是要颠覆大多数女性的护肤观点吗?!院长,这是闹哪样?
@ 紫涵202:这是想让你老婆省钱出的招吧?
@梁曦文linda 评论:诶?那我到现在也没敷那玩意是正确滴?
微生物专家:短时间内不会滋生大量细菌
在众多评论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网友有恐慌有震惊,但对面膜弊大于利的说法大都保持质疑态度。对此,记者采访了山东大学专门从事微生物研究的硕士生导师金建玲教授,金教授表示:面膜的使用并非像微博中描述的那么可怕,“大多数面膜都会含有一定的防腐成分,所以在短时间内可以抑制细菌,通常在面膜使用的15分钟之内不会产生过多细菌。”
但不可否认的是,面贴膜通常具有较大含水量,而且水分中含有的有机成分较多,所以一旦生产或包装过程出现问题,使得空气长时间浸入和防腐化学品的挥发,则细菌的滋生量就会大大增加。尤其是膏状、凝胶状面膜,如非正规产品的生产、罐装及运输,都可能导致包装破裂从而引起细菌滋生。如果使用者脸上有伤口或眼睛接触到这样的面膜,就可能感染、发炎。精油类免洗面膜如果是不知名小厂生产的,同样存在很大隐患。此外,粉状面膜多要加水调制,如果在小美容院接受护理,一旦调制时间超过15分钟以上给消费者使用,那么出现感染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增加。
资深护肤达人:并非所有面膜都有胶原蛋白
针对微博中“胶原蛋白大分子不能被吸收”这一结论,中国理性护肤运动发起人,资深护肤专家冰寒在微博上做出解答。他表示,如今市面上面膜类型多样,并非所有的都需要吸收其内在成分,有的在皮肤表面发挥作用也是实效,例如清洁、收敛、补水、去死皮等,这些功能的面膜一般作用都不会达到皮肤角质层,但其效果确是实实在在在每个使用者的感受之中。同时,并不是所有的面膜中都含有胶原蛋白成分,而且新研究证实许多大分子量的胶原蛋白或其水解产物都可以经皮肤吸收。
冰寒还告诉网友们,不要觉得面膜万能,也不要听了两句耸人听闻的话就吓得不敢用面膜,“生命科学院长可能在某些方面很专业,但在皮肤和护肤品方面如果没有足够的了解,建议不要轻易误导自己的学生,否则搞到生物专业的女生皮肤都很差,那可怎么办?
面膜有效并非万能 合理使用才是王道
作为一种简单的护肤方式,面膜的使用确实对于改善人们的肤质具有一定作用,但是冰寒指出:“面膜并非万能,使用不当可能伤肤毁肤。”面膜起好作用还是反作用多取决于是否正确的使用,例如:挑选合适的类型、适当的频率、合理的敷贴时间等等。
某化妆品公司高级顾问童倩倩女士也告诉记者,建议顾客在购买时仔细对产品包装做好检查,使用进口面膜要有中文标示,使用时最好在手腕内侧做过敏测试,没有不良反应后再继续使用。
相关链接:面膜那些事儿
【面膜的使用技巧】
频率:无论哪种面膜,每周建议2-3次即可(这是指各种面膜的总次数,含敷矿泉水、花水等DIY),不要每天做面膜,否则导致皮肤受损的可能性很大。
品种:不建议先做一个面膜后再立即用另一块面膜,总面膜时间延长会导致皮肤过水合,损伤皮肤屏障。
时间:面膜的合适时间建议在15分钟以下,不要过夜(除睡眠面膜)。敏感性肌肤应当减少面膜的时间至10分钟以下,敏感肌、损伤性肌肤在面膜造成的封闭性环境里会因皮肤水合作用加强,耐受度降低,某些乳化剂、防腐剂、香精对肌肤的刺激会增强。
带有“治疗”性质的面膜可以每天使用,但连续使用时间不宜超过5~7天。
步骤:通常建议在洁面后进行。进行之前可涂一点水、精华,看自身是否感到舒服和耐受。某些精华在正常情况下使用是没有问题的,但与面膜合用可能因渗透量增大而致刺激。
试用:使用一种新的面膜之前,与其它护肤品一样,强烈建议先作过敏测试。测试部位在耳后更准确,涂上不洗连续观察48~72小时,如果有红、肿、痒、痛、起疹现象则不能使用(请不要心疼这点钱)。面膜做过敏测试具有特别的重要性,因为它的工作原理,会导致更多的致敏原渗入皮肤,一旦过敏,造成的后果比使用乳、霜等可能更为严重。
期望:保养型面膜补水功能是很强大的,但不要指望用了面膜皮肤就可以水水润润——这种效果多数是临时性的。要想长久水润,必须使用保湿产品、多喝水、改善环境湿度、保护角质层和皮脂膜完整。
【如何挑选面膜】
第一, 面膜的价格不能太便宜。因为三五元钱一片的面贴膜除去各种费用后,真正用在产品上的成本恐怕只有几毛钱,这不可能做出一片好面膜。淘宝上某款面膜仅售1元/片,据说是最畅销的面膜,在湖南卫视的一档节目中,我们当场测试后发现它明显是添加了大量的荧光。自己用验钞机的紫外灯就可以很容易发现这类面膜的荧光增白剂。
第二,学会看一点成分表,避免坑爹货。比如排在防腐剂、卡波姆(聚丙烯酸交联树脂)、透明质酸钠后面的成分一般添加量都是低于1%的,基本可以忽略不看,我们着重看这些标志性成分以前的有效成分。靠前的有效成分越多,面膜给你带来的有效性就会越大。而且,面膜一般不需要有非常复杂的防腐成分。在分析某款面膜的成分时我们发现,只有非常简单的十几种成分,竟然使用了高达6种防腐剂,而众所周知,防腐剂会引发大约40%的化妆品接触性皮炎。
第三, 不要被视觉欺骗迷惑。比如在面膜中加入大量的二氧化钛,使用之后觉得肤色变亮。其实很可能是因为脸上残留了二氧化钛而导致的视觉假白而已
有读者我反馈,她使用面膜能让脸保持两天变白,后面就恢复原样,这通常是添加了荧光增白剂所致。此时备一个波长为365nm的紫外灯小手电就能识别,用紫外灯照射这些无良面膜,能够发现类似照射复印纸的大量蓝白色荧光。验钞机的紫外灯亦可担此重任。
还有数款所谓的活氧泡泡面膜,号称含有大量活氧能促进肌肤美白,涂在皮肤上后一分钟左右就可以冒出非常细密的白色泡泡。分析其成分时发现原来不过是添加了一种发泡剂而已,在体温加热面膜后就会发出泡泡,而且其成分中竟然连一种功效性成分都没有,就这样一个产品售价竟然高达200元,无非是利用视觉欺骗,让人觉得神奇、物有所值。
四、尽量避免具有刺激性的成分,比如一些高浓度去角质的成分,毕竟长时间敷在脸上的东西,具有高浓度的去角质成分,很可能引起肌肤问题。(文字来源:@冰寒 微博微刊:《理性护肤》面膜那些事儿)
lady.gmw.cn/2014-01/27/content_10244688_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