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更难就业年”来临 毕业生迎春招求职大战

发布时间:2014-02-21 00:00:00 发布来源: 作者:

   光明网讯(记者 郑子琳)在号称史上“最难就业年”的2013年,约699万中国高校毕业生在求职之路上奋力拼杀,哀鸿遍野。这样的记忆尚未淡去,2014年又俨然即将成为“更难就业年”,高校应届毕业生预计将突破七百万。在已经过去的2014年秋招中,不少学子并未觅得满意的工作,眼下,他们正为春招而摩拳擦掌。

 

\'1.jpg\'

逾700万应届毕业生让2014年或成“更难就业年”

  名校研究生就业期待高 合适工作难求

  辛聪茹是南开大学新闻学研究生,2014年毕业,她从去年9月开始便积极寻找工作,主要锁定权威类媒体和国企的工作岗位。至今为止,她已经在学校参与了大约14个招聘会,投了约50份简历,参加了约20场笔试、面试,有四家企业或单位有意录用她,不过,因为所提供的职位不合适或者待遇不好,所以她并未接受录用,仍在关注春招,继续求职。

  “感觉今年就业形势不好,有些企业的招聘诚意不大,不过我还是充满希望的。”辛聪茹说道。她研究生所在的班级有19人,总体就业情况尚算良好,但是据她回忆,本科毕业时所在班级的就业情况比现在更好。她与很多毕业生一样,挑选工作时最看重工作前景和发展空间,同时也会考虑工作所在城市的发展状况,离家距离和报酬待遇。

  网络调查显示女研究生和男本科生找工作压力最大,辛聪茹的体会与此吻合:“很多女研究生找工作时会比本科生有更高的期待,不是说找不到工作,而是难找到合适的。”一些用人单位较偏向于招聘男性,也是许多应届毕业生共有的体会。

  同样持有名校研究生学历的宋同学现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因为忙于毕业论文的写作,她去年11月后才真正开始找工作,结果失去了很多机会。

  宋同学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基本没有接到录用通知,从我个人角度说是自己准备的时间不够充分。我想找的是能解决北京户口的国企、事业单位或新闻单位,但感觉今年的就业情况明显不如去年。我们班有20人,除了一人读博之外都在找工作,到现在为止只有一两个人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她认为,找工作时实际能力和知识储备是最重要的,“现在有些后悔的是读研的两年半里有不少时间荒废了,找工作时发现竞争力不够。”

  经历挫败 面对春招更加务实

  即将从在山东工商学院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的本科生王清贺说:“我已经开始参加春招了,感觉春招提供的就业机会比秋招要少,而且企业也不如秋招要好。秋招的时候走马观花式的看企业,总是挑三拣四的,春招更务实了,因为春招的企业和工作机会还不如秋招,现在找到一份合适自己能够养活自己的工作才是当务之急。”

  王清贺从去年8月开始投简历,为找工作做准备,希望求得一份和市场营销或自身专业相关的工作。他所在的专业有89人,大约一半同学在找工作,找到和专业相关工作的同学仅10人左右,目前班里大部分人还没有工作。

  遭遇史上“更难就业年”,他却坚持不读研而是找工作:“我选择找工作而非读研是因为感觉自己不适合搞科研,如果为了找工作而读研只是把找工作的困难推迟了三年,到时候还是要面对这些困难,比如理论知识与实践脱节,没有相关经验等等。当然对一些工作来说读研还是有优势,还是要想清楚自己想干什么工作,而这份工作需不需要研究生学历,对于我来说是不需要的。”

  王清贺参加了不少学校里的招聘会,“一个体育馆满满的全是招聘单位,得上百家吧。人山人海,有附近高校,还有外地的过来求职的。” 他也发现女研究生找工作压力较大:“因为女研究生的年龄一般要面临结婚生小孩的情况,很多企业为了逃避劳动法上面的带薪婚假产假的规定,会少录用女研究生。”

  “本科生的话,无论男女找工作压力都很大,因为现在工作岗位越来也少,而就业人口越来越多,本科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在面临这些困难的时候实在是不够用的,调查所说的男本科生压力大,应该是指男本科生在生活中承担的责任相对比较大,所以需要一份更高薪和体面的工作,这样的工作更少,所以压力才会大。”王清贺道出了身为男生的压力。

  山东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计算机专业就业形势就好,文史哲和经济类专业较难找工作,主要是供大于求。针对毕业求职,校方给出的建议是:“遇到心仪的工作机会一定要多了解一下企业,然后做一版专门针对这个企业的简历,不要做一版通用的简历海投,即便收到面试通知也很难通过。一版简洁清晰的简历,一些实习经验,还有面试时候的言谈举止都很重要。”

http://economy.gmw.cn/2014-02/21/content_10470296.htm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