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的时候,我还是一名山大的学子,还沉浸在离别的悲伤中。转眼,我来到新疆已经3个月了。
记得在毕业季那会,同学们围在一起,畅谈毕业的志向。我说,未来一年我将在新疆做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而好友们却把丝丝担忧融入到离别的泪水中。还未从毕业的伤感中走出,我便跟随着山东大学第十五届研究生支教团的旗帜,踏上开往新疆的列车。漫长的旅途中,我第一次看到了,三百万年风沙形成的黄土高坡,也感受了只层在历史书本上学到过得河西走廊,还有那一眼望不到边的戈壁滩。当看到,亚洲最大的风力发电站——达坂城风力发电站时,我们知道,新疆之行的第一个目的地,乌鲁木齐快要到了。
乌鲁木齐给我的印象是,激情!第一天晚上,新疆大学艺术团就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盛大的晚会,让我们感受到了正宗的新疆风情。在培训的一周,自治区团委为我们准备了一系列的培训、活动。即有分析新疆经济情况的讲座,又有往届志愿者精彩经历的分享会,即有竞争激烈的篮球赛,也有让人享受的西部计划志愿者十周年晚会。在这里,我们终于知道,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经典的塞外诗篇。“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最常见的景色之一,双层彩虹,远处的冰山,无一不让我们向往。当然,在这里,我们也认识了更多跟我们一样的志愿者,那些民族的志愿者总是将自己作为主人,热心的招待我们,给我们分享家里的美食,给我们讲解这里的风土民情,这里的生活点滴。培训很快就结束了,于是我们匆匆告别,去往自己的服务地。
来到伊宁县,还是西瓜正甜的8月。学校还没有开学,于是我们在组织部进行短期的实习。在组织部的日子是繁忙而充实的,下乡,整理材料,组织会议,考察企业等等。当然,这些工作也让我们更加了解伊宁县的情况,也为我日后进入学校奠定良好的基础。
这应该是人生第一次如此的期盼开学。当我得知被分到教通用技术的时候,兴奋之余还是有一点点紧张的。这门课是近几年才开设,还没有纳入到高考当中。没有升学的压力,那学生们会去认真听讲吗?备课,课堂纪律,作业等等的问题一下子涌入到我的脑中。
精心准备了第一堂课,学生们的掌声让我对讲台充满了信心。我知道,学生们是喜欢我的,我也知道,他们接受我给他们传递的知识和正能量。教学的日子就这样安静的走着,教案的厚度也在逐渐的增加。付出终究是有回报的,9月10日的教师节,人生当中第一次也是唯一次的教师节,惊喜的收到了同学们包含情谊的礼物。我知道,这礼物代表着他们对我的肯定。在教学上,我们向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也充满了青年教师的激情和创新。简单的团队游戏,稍动脑筋的动手活动,科技节的模型制作,每一堂课,学生们都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到知识。
简单而精彩的日子还在继续,我想我会竭尽所能的让学生接受我所传递的知识。因为,我将用这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情。(山东大学支教团 张募群)
xibu.youth.cn/bk/201403/t20140325_49165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