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预热第三届尼山论坛 山大副校长陈炎开讲「文明」与「文化」

发布时间:2014-04-05 00:00:00 发布来源: 作者:

  第三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定于今年5月21日至23日在山东大学举办,主题是「不同信仰下的人类共同伦理」。日前,尼山论坛组委会在山大举办论坛学术预热活动,论坛发起人、山东大学副校长陈炎举办了针对今年论坛主题的解读报告会。香港商报记者刘佳

  文化也有强势弱势之分

  围绕今年的论坛主题,陈炎首先介绍了文明与文化的定义与区别联系。他指出,在旧石器时代,人们处于单一的生活状态,没有科学技术、道德标准及精神追求,在这种状态下文化等同于文明。然而,随着生产力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不同文化所包含的文明价值开始不同,文化的传承和繁荣推动文明的进步。

  「文明是一个价值判断,具有共性。而文化是一个个性判断;文明是通过对自身的改造实现真善美的追求,是一元的。而文化在不同时间空间和条件下呈现不同形态,是多元的。举例而言,穿衣服有遮羞、御寒、美观的功能,但凡一个文明人必须穿衣服,所以穿衣服是一种文明。可是,穿西装还是穿中山装,是穿和服还是唐装,却是一个文化的问题。」陈炎说。

  他将文化分为「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强势文化」是指能力较弱、效率较高、从而包含文明价值较多的文化系统。反之,为「弱势文化」。陈炎说:「弱势文化和强势文化双向交流,可以使我们原有的文化形态更加丰富。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举办的意义就表现如此。」

  「不兼容」造成文明冲突

  陈炎还强调,文化不能等同于文明,文化有异域特色,而文明具有共性。把自己的文化作为一种文明,不能兼容其他文化,必然会引起文明冲突。

  以欧美为代表的基督教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儒教文明的冲突,实际上是对异域文化的不兼容。文化有两个概念,一个是文化宽容,不同文化之间应该彼此宽容;同时还有一个是文化自觉,这是自身文化自我反省的能力,文化自觉有利于合而不同。一个民族的文化不能盲目的自信。全球化要处理好不同文化相接触、相融合的问题,怎么避免人类的文化冲突而实现文化的和谐进步。尼山论坛邀请不同文化区域的人进行交流,希望寻找到不同信仰下的共同人文伦理,如果能找到就可以避免在全球化的过程中避免和减少冲突。

  据论坛主办方介绍,此次学术报告会为第三届尼山世纪文明论坛预热活动的开始。尼山论坛组委会还会不定期地组织学术报告会,邀请专家深层次解读第三届尼山论坛主题。

http://www.hkcd.com.hk/content/2014-03/31/content_3321787.htm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