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中国盐业考古尚待勃兴

发布时间:2014-05-07 00:00:00 发布来源: 作者:

  【核心提示】相对于植物考古、动物考古等其他考古学分支研究,国内的盐业考古尚处于起步阶段。

  盐,虽平凡不起眼,却一日不可或缺,在人类文明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人类最初在什么时候,通过什么方式来获取盐?日前,在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主办的盐业考古与古代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与会者就盐业考古发现及其所展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古盐生产研究有重要进展

  20世纪初,法国发掘了一批古代制盐遗存,盐业考古由此进入考古人的视野。但盐业考古成为西方考古学研究热点则始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其后逐渐引起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关注。我国盐业考古起始时间更晚,近20年才逐渐兴起。

  “盐业考古是指从考古学角度研究古代食盐的生产、流通、消费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可概括为对古代人盐关系进行考古学研究。”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王青告诉记者。

  世界不同地区最初的盐,从原料来源看,主要可分为海盐、湖盐、井盐和矿盐。四川和山东是中国开展盐业考古研究的两个重要地区,集中于三峡一带的制盐遗址表明先秦时期的四川地区以井盐开发为主,山东沿海地区则主要进行海盐生产。

  翻开历史文献,《尚书·禹贡》关于海岱地区“厥贡盐、絺,海物惟错”的记载,《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的廪君传说,《华阳国志·巴志》中李冰开广都盐井的记载,《天工开物》中则有了盐业生产方法的记载。由于历史材料有限,很难从中详细了解盐在古代的生产与流通。

  近年来,由于三峡水库及南水北调工程的开展,考古学家在抢救发掘中辨识出许多制盐遗址,古代盐生产研究得以推进。

  “考古人员的发现令人惊喜。”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仁湘表示,我国大陆关于盐的遗址几乎都是围绕文明的兴起地而来,如中原的山西、巴蜀的三峡地区等。2000年以来,发现大量与海盐生产有关的山东寿光大荒北央遗址,是目前我国发现的商周时期最大的制盐遗址群,这一发现可能改写我国制盐历史,并直接影响对中华文明发展进程的回顾。

  盐业考古尚处于初期

  回顾中国盐业考古历程,学者们表示,相对于植物考古、动物考古等其他考古学分支研究,国内的盐业考古尚处于起步阶段。

  “考古学擅长研究有形遗存,而古代食盐早已化为无形,盐业考古正是要化‘无形’为‘有形’——通过已经消失的食盐研究背后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诸问题,其中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王青表示。

  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它是一种极不稳定、易发生反应的物质,在考古发掘现场,极难或者说根本不可能发现盐的残留证据。面对难题,考古工作者在不断探索适合盐业考古的研究方法。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孙智彬介绍说,卤水中除主要成分氯化钠外,还有许多不溶于水的物质成分,而这些成分会在盐业生产过程中沉淀或析出,吸附于遗迹、遗物的表面或被当作杂质扔弃,那么从检测卤水中不溶于水的物质成分入手,排除自然因素,剩下的就只能是和盐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因素了。

  在承担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山东北部先秦时期盐业考古研究”期间,王青带领的研究团队与该校化学与化工学院开展合作,借助化学实验考古方法,进行复原煮盐工艺的实验。王青介绍说,这种化无形为有形的考古研究工作尤其需要贯彻多学科联合研究的思路,既重视考古实物本身,又重视古环境资料和实验室检测数据,同时也重视文献史料的价值,体现鲜明的多学科综合研究的特点。

  王青表示,盐业考古的兴起也得益于中国考古学界大量新理论和新方法的尝试,促使人们思考在古代社会演进中起到重要作用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等深层次问题。

  或推动建立新的考古学分支

  近年来,考古学界围绕环境与资源对古代社会发展作用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盐业考古研究任务,而盐业考古自身也在探索包括方法论在内的盐业考古理论的完善。

  孙智彬表示,四川盆地的盐业考古经历了古史记载、文献研究、多学科综合研究三个阶段,但仍缺乏科学的方法论,研究目的也不明确。未来亟须学界对盐业考古手段和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形成适用于该研究领域的方法论,以指导未来不同地区的盐业考古工作。

  有学者提出,科学分析所需知识往往不是考古学家所能独立完成的,必须借助其他学科学者的协助。王青认为,未来的盐业考古应在加强田野考古工作基础上,加强多学科合作及科学检测工作,完善采样及检测技术细节,拿出更可靠的检测数据,开展实验考古及模拟重建工作,为验证和解释各种制盐遗存提供佐证;同时,不应忽视文献史料及口碑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以此为盐业考古提供必要的背景解释材料。

  王青表示,盐业考古作为关注环境和资源的研究领域,既涉及环境考古又涉及社会考古,既注重传统考古又体现多学科研究趋势,随着工作的展开,不久以后,盐业考古和农业考古、冶金考古等有可能组成一个新的考古学分支学科———经济考古学或生业考古学。

http://www.csstoday.net/xueshuzixun/guoneixinwen/89421.html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