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以跨学科视域逼近中国社会基本问题

发布时间:2014-05-07 00:00:00 发布来源: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张春海 通讯员 张天宁)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有目共睹,但与此同时,收入分配不均、权力不受制衡、传统文化丢失、社会道德感普遍下滑等诸多问题也似乎与之伴生。我们如何理解这个看似不甚协调的中国?我们是否只知其表而未知其根源?抑或这是中国发展的必经之路?是否有一个内在逻辑将这些问题整合思考并解决,以建言中国的未来——未来,中国要如何做才好?

  5月10日,“理解中国——新政治经济学公开会”将于上海市长宁区图书馆举行,该学术讨论会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与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共同主办。包括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汪丁丁、上海交通大学经济系特聘教授陆铭、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周濂、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员冯克利等学者在内的《新政治经济学评论》十一位编委,将以公开讨论的方式,从各个学科领域出发,探讨中国社会的基本问题及其解决之道,并试着回答:中国,怎么做才好?

  对于中国的种种社会问题,学者认为,新政治经济学——一个用整体逻辑与思考方式展开的学科,恰合了时下的思考需要。种种事实表明,中国社会问题的根源已非单一领域的研究可以解决,它们勾连纠缠,环环相扣,只有整合多学科视域,通过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乃至哲学、历史学的协作合力,才有可能真正理解中国。因此,这种交叉视野显得尤其必要和珍贵。其中,汪丁丁即认为,中国需要进行社会重建,重建的时间跨度可能需要几百年。中国社会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一个是正义问题,还有一个是情感方式和现代生活方式之间的协调问题。

http://www.cssn.cn/zx/bwyc/201405/t20140507_1150557.shtml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