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大学宅一族三餐微信搞定

发布时间:2014-05-14 00:00:00 发布来源: 作者:

  饿了就拿起枕边的手机,通过微信订外卖送到宿舍;要买一些小东西,打个电话就有人到校园超市购买再送到自己手中……这是高校“宅一族”的生活,除了上课,吃喝拉撒睡基本不离宿舍一步。他们的存在,让驻济很多高校兴起“千米经济”,供求关系的一端是“足不出户”的大学生,另一端是有创业梦想的在校大学生,从校门到宿舍“千米”半径内形成一条商业链。

1144444444444444444.jpg

5月11日中午,张洋骑着自己的电动车穿梭于校园内为同学送餐。 记者 郭尧 摄

  食堂就在不远处 大学生却习惯微信叫外卖

  10日,周六,上午11点多,山东大学研二学生小张睡到自然醒,因为起床困难,大学至今6年间,每逢周末或上午没课的时候,她都会自动忽略吃早饭。虽然醒了,但她还是懒得动,躺在床上,右手习惯性地打开手机,玩了一会,肚子有点饿了,她翻出手机里存的外卖电话,叫了一份盖浇饭。小张的宿舍离食堂的距离仅有500米不到,但小张告诉记者,她习惯叫外卖,“有的外卖比食堂还便宜,而且还能送到宿舍楼下,省得跑腿了。”

  而在同一天,山东财经大学燕山校区大三学生小邓却用着另一项更为便捷的叫餐服务——— 微信叫餐。小邓的“宅”是出了名的,有课没课,他几乎都待在宿舍,一周甚至一个月都难得出一回宿舍。他每天只吃两顿饭,中饭和晚饭,上午10点多和下午5点多是他叫外卖的时间,每到这时他总是习惯性地登陆上微信,在“山财大服务平台”上选择自己想吃的菜,不到半个小时,就会有人将他选的餐送至宿舍,这让他很受用。小邓除了不愿去食堂吃饭,就连到楼下取快递都懒得去,每当快递员给他打电话,他都会找其他同学代领,甚至有时候也会通过微信雇人代领。

  无独有偶,山东女子学院小李也习惯用微信订餐,每到周末,他都联合宿舍其他成员集体订餐,半个小时内,就会有专人把饭送到宿舍楼下。“我身边宅男太多了,大一的时候他们还出去参加参加活动,到了大二、大三就懒了,没事就宅在宿舍,要么上网打游戏,要么睡觉。”山财大大三学生小张说。

  如今大学校园里的宅男、宅女越来越普遍。武昌理工学院一项最新调查显示,近六成大学生课余时间都宅在寝室玩电脑,包括打游戏、看电影和电视剧、浏览新闻等。

  在校生做起“宅”经济 月营业额超3000元

  “我不宅,但身边有很多宅的,受这个启发,我建立了微信服务平台。”山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大三学生张洋最近一个多月很忙活,除了上课,还和另外三个同学合伙创建了名为“山财大服务平台”的微信服务平台,专做“宅一族”生意。张洋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二个创业项目,此前第一个创业项目是办考证培训班,靠这个项目他在半年内就赚足了生活费和学费。一个多月前,张洋偶然看到一个新闻,说的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一群学生创办微信公众账号推销外卖,月收入达10万,他有点心动,没想到自己平常玩的微信也存在商机,他就想在自己的学校尝试一下,没想到一下就火了。

  记者在该平台上看到,其功能介绍很幽默:“这里是吃货的天堂,懒人的乐园。整合学校周边美食,一站式购齐。微信下单,送货上门,货到付款,不加收外卖费。”张洋介绍,平台上线一个多月,粉丝量就超过2700人,每天的订单量基本都在100单以上,每天营业额在3500元左右,除去成本,每天净赚600-700元。“我们只向商家收钱,不向学生收送餐费,对学生的吸引力比较大。”张洋说,自己目前的业务主要在自己所在的山财大燕山校区,每到周末或下雨天,都是他生意最好的时候。因为人手不够,张洋经常既拉业务,又当送餐员,期间也遇到过很有趣的事,比如,有学生在平台上找人到超市为其买辣条或者啤酒,甚至也有找人去楼下拿快递的,每遇到这种情况,张洋和他的团队成员都不会拒绝,一般都是免费服务。

  “我想依托这个平台开拓其他业务,类似于电子商务,可以卖很多东西。”张洋告诉记者,他想以外卖为基础,开拓其他业务,并且将经营范围由一个校区扩展至整个学校,甚至整个驻济高校。很多大学生都对未来感到迷茫,但张洋却有自己的10年规划,2015年毕业后,校内创业项目或交由其他在校生代管,而他将用5年时间去社会上打拼,积累经验,然后用6-10年再进行一次创业。

  “千米经济”盛行 多所高校建微信送餐团

  高校“千米经济”供求关系的最典型的一种是,一方是大学里的“宅一族”,一方是有创业理想的大学在校生,这在很多驻济高校都有所体现。

  与张洋团队的“山财大服务平台”类似,山东女子学院大三学生刘猛和他的团队创立的“星际云淘”也做得风生水起,目前该平台已经有4000名左右的学生关注,而这一数字已超过了山东女子学院在校生上的三分之一,光外卖业务,日营业额就在2000元。

  而在齐鲁工业大学,类似的一款微信公共平台叫“齐鲁饿了”。和其他学校的团队不同,这一平台上提供外卖的商家,清一色的是校内的各大食堂,面对的群体也是校内学生。微信平台把23座学生宿舍楼进行了划分,针对不同的宿舍位置推荐不同特色的外卖,比如盖浇饭、鸡腿饭、清真餐厅、小笼包、叉烧包、手抓饼等,多数外卖是免费配送,一般是“5元起送,20分钟送达”。而在山东大学等其他驻济高校内也存在不少学生送餐团队。

  对于高校“千米经济”的兴起,社会上却有不同的声音。很多人批判“千米经济”供求关系中的需求方即大学中的“宅一族”,过分依赖手机造成与现实社会脱节;而有的则认为“千米经济”盛行未必不是好事,因为它一方面为大学生提供了生活便利,另一方面还推动了校园创业。

http://jnsb.e23.cn/shtml/jnsb/20140513/1285938.shtml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