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东频道济南5月21日电(签约作者 曾洁)《毛泽东传》作者、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所教授罗斯·特里尔个人讲座21日下午在山东大学洪家楼校区举行,特里尔教授讨论了“海外毛泽东研究的七十年变迁”。
罗斯·特里尔认为,毛泽东领导的中国范围的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把两极世界变为多极世界。起初,美国学者认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具有独立性,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发现中苏关系合作多于对抗。
对于毛泽东对马列主义的创新与发展,罗斯·特里尔认为,毛泽东强调实践的作用,提出自己的实践哲学,认为一切真知来源于实践。
罗斯·特里尔表示,对毛泽东的评价需要理性与公允,感性而偏激的言辞不会获得多数人——无论是大众或是学者的认可。
谈及毛泽东与美国彼此认知的过程,罗斯·特里尔说,毛泽东对美国的印象起初是“民主”,但缺乏全面的了解;而美国领导集团如尼克松、基辛格均对毛泽东予以超出一般人的肯定。英雄崇拜的时代虽已过去,但是正如哲学家所笃定的,英雄仍旧存在并且是时代里程碑的铸造者。
罗斯·特里尔说,在全球化进程中,十分需要类似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样一呼百应的道德指南或价值指南。在毛泽东的时代,共同伦理成为现实,今天,人们同样需要努力寻找不同文明下的共同伦理。
讲座即将结束,在场听众积极提问,罗斯·特里尔教授与同学们互动三十分钟有余,分别就毛泽东的传说形象与历史形象的差异、毛泽东研究在美国的接受情况、中美关系等问题展开讨论,契合了本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强调“对话”的宗旨。
http://www.sd.chinanews.com.cn/html/article/20140522/20140522101100981366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