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从尼山到陶山—中韩学者对话”在山东大学举行

发布时间:2014-05-23 00:00:00 发布来源: 作者:

  齐鲁网教育频道(记者 景芳超)孔子诞生地尼山是儒学的圣地,儒学从这里走向世界。尼山向东,隔海相望的韩国陶山,是儒学走向世界的重镇之一。从古到今两者遥相呼应,等待着相逢。第三届尼山论坛举办中韩儒家学者对话活动,在尼山和陶山之间架起了桥梁。

  5月22日晚,“从尼山到陶山——中韩学者对话”在山东大学举行。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黄玉顺教授和韩国首尔大学教授、韩国首尔大学教授21世纪人文价值论坛共同委员长金光亿(Kim Kwang-ok)教授共同主持活动。来自两国的十多位学者等参加了对话,对话吸引了许多山大青年学子旁听。

  两国学者就儒家伦理如何能够在世界焕发新生命以及尼山和陶山各自承担的使命进行了讨论。金光亿指出,尼山论坛讨论世界文明之间的对话来探索人的价值是什么,具有重要的价值,而安东市现在也正在准备21世纪论坛人文价值论坛,尼山和陶山正可谓是相互呼应,我们应该共同努力,加强合作。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孔子研究院院长张立文表示,中韩同属东亚文化圈,一直以来在儒学上就有着十分密切的交流合作,希望以本次论坛为契机,建立从尼山到陶山之间的民间文化交流与合作渠道。韩国精神文化基金会理事长李龙兑认为,尼山和陶山的进一步合作,将进一步促进中韩之间民间人文合作交流。

  韩国庆北道立大学教授权奇菖教授给大家详细地介绍了安东市,他认为,韩国中最韩国的地方是东安市,东安市的核心是陶山书院,在儒家文化的滋润下安东出现了许多优秀人才。他强调儒学在韩国不只是一种学术,更是一种实实在在活在人们生活现代化,生活化的处事之道。山东大学教授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尼山圣源书院院长颜炳罡教授十分赞同他的观点,他认为,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儒学得到长足的发展,儒学的复兴一定要让老百姓受益,我们的书院正是在做这样一个工作,我们长期免费给老百姓讲课,已经有了很好的效果。他强调,儒者除了要研究儒学的原意,还必须走出书斋,承担教化的义务。儒者不仅仅要坐而论道,还要起而行道。希望更多学者努力,将儒学落实到生活中去,那时才是儒学真正的复兴。

  山东大学韩国学院教授李学堂,韩国国立安东大学教授、孔子学院院长李润和(Lee Yun Hwa),韩国岭南大学哲学系教授郑炳硕(Jung Byung Seok) ,韩国成均馆大学儒教文化研究所教授高在锡(Go Jae-suk)也分别围绕对话主题发了言。

http://edu.iqilu.com/news/20140523/2000479.shtml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