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5月23日讯(记者 周玉森)韩国是除中国外世界上最重视儒学发展的国家。5月22日晚,第三届尼山论坛“从尼山到陶山——中韩学者对话”活动在山东大学隆重举行。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黄玉顺教授和韩国首尔大学教授、韩国首尔大学教授21世纪人文价值论坛共同委员长金光亿(Kim Kwang-ok)教授共同主持活动。来自两国的十多位学者等参加了对话,对话吸引了许多山大青年学子旁听。
本次对话主题是儒学之与中韩人文纽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山东大学教授颜炳罡,韩国三宝集团会长,美国犹他大学理学博士李龙兑,韩国庆北道立大学教授权奇菖等在会上就儒学在韩国的发展渗透以及儒学如何在当代复活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达成了共识,希望中韩双方能互帮互助,发掘出新的有益的人文价值。
韩国庆北道立大学教授权奇菖教授给大家详细地介绍了安东市,他认为,韩国中最韩国的地方是东安市,东安市的核心是陶山书院,在儒家文化的滋润下安东出现了许多优秀人才。他强调儒学在韩国不只是一种学术,更是一种实实在在活在人们生活现代化,生活化的处事之道。山东大学教授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尼山圣源书院院长颜炳罡教授十分赞同他的观点,他认为,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儒学得到长足的发展,儒学的复兴一定要让老百姓受益,我们的书院正是在做这样一个工作,我们长期免费给老百姓讲课,已经有了很好的效果。他强调,儒者除了要研究儒学的原意,还必须走出书斋,承担教化的义务。儒者不仅仅要坐而论道,还要起而行道。希望更多学者努力,将儒学落实到生活中去,那时才是儒学真正的复兴。
在谈到儒学的发展问题时,颜炳罡认为儒学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他觉得如何把儒学融入到生活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复活儒学要非常重视儒家理论的创新,同时还要注重如家理论与现实问题的互动和应用。“我们目前的努力方向就是让儒学重新进入百姓的日常生活,儒家活动不仅仅是理论,更是行动。作为儒学者,首先需要完成的任务就是把儒家在当代复活起来。”
现场提问环节,山东大学尼山学堂的一名学生问到为什么儒学在韩国推广时要首先在安东实行而不是在全韩国范围内,李龙兑这样解释,“从整个韩国社会来看,韩国对儒教的认识程度是比较低的,要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需要政府的支持,但是目前政府还没有这个认识,所以要从小地方入手造成影响来说服政府。”
http://news.sdchina.com/show/2986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