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韩国大学教授权奇菖:儒学在韩国是一种存在于现代生活中实在的处事之道

发布时间:2014-05-26 00:00:00 发布来源: 作者:

  鲁网5月24日讯(记者 刘梅婷)尼山向东,隔海相望的韩国陶山,是儒学走向世界的重镇之一。从古到今两者遥相呼应,等待着相逢。近日,“从尼山到陶山——中韩学者对话”在山东大学举行,在尼山和陶山之间架起了桥梁。

  两国学者就儒家伦理如何能够在世界焕发新生命以及尼山和陶山各自承担的使命进行了讨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黄玉顺教授和韩国首尔大学教授、韩国首尔大学教授21世纪人文价值论坛共同委员长金光亿(Kim Kwang-ok)教授表示,尼山论坛讨论世界文明之间的对话来探索人的价值是什么,具有重要的价值,而安东市现在也正在准备21世纪论坛人文价值论坛,尼山和陶山正可谓是相互呼应,“我们应该共同努力,加强合作。”

  韩国庆北道立大学教授权奇菖教授给大家详细地介绍了安东市,他认为,韩国中“最韩国”的地方是东安市,东安市的核心是陶山书院,在儒家文化的滋润下安东出现了许多优秀人才,“儒学在韩国不只是一种学术,更是一种实实在在活在人们生活现代化、生活化的处事之道。”

  山东大学教授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尼山圣源书院院长颜炳罡教授十分赞同他的观点,他认为,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儒学得到长足的发展,儒学的复兴一定要让老百姓受益,“我们的书院正是在做这样一个工作,我们长期免费给老百姓讲课,已经有了很好的效果。儒者除了要研究儒学的原意,还必须走出书斋,承担教化的义务。儒者不仅仅要坐而论道,还要起而行道。希望更多学者努力,将儒学落实到生活中去,那时才是儒学真正的复兴。”

http://sd.sdnews.com.cn/yw/201405/t20140524_1620489.htm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