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应急管理对于公共安全的保障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保障公共安全重在监测预防,应急预防机制的完善和升级则主要依靠管理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如何利用科学技术提升应急管理监测预防水平,已成为当下城市公共安全的重要问题。
暨南大学应急管理学院应急管理系主任卢文刚认为,当前,我国城市应急管理比较重视事发时的紧急应对,却相对轻视事发前的监测预警和预防准备,这是城市突发事件多发、重发的原因之一。
对于预防监控这一重要环节,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消防工程系教授陈长坤认为,对于城市突发事件中多元化信息的高效准确获取、安全传输、海量存储、智能处理和综合研判等关键技术研究不够完善,使得我国应急管理中预警预测技术与国际领先水平有一定差距。
从数据库建设来看,陈长坤认为,由于我国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的信息系统建设不完善,在处理突发事件时,信息传输滞后、不完整及处理不恰当等问题影响了各应急管理部门的效率。
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教授冯启民说,“我们常到需要为某个特定目标搜集数据时,才进行少量的数据采集,缺乏长期和细节的管理,导致数据在应用时出现严重不足、缺失和陈旧等问题。同时,还有很多重要数据流失及很多数据未经过处理。通过处理数据,将能够得到一些新的启发。”
当下科技发展迅速,如何将新的科技成果应用到城市应急管理上,已成为学者思考的问题之一。“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等将应急管理相关部门连接成网络整体,实现城市监测预警信息流在各个部门之间的流动,加强部门之间的联系和协作能力,提高整体水平和效率。”卢文刚表示,城市应急管理部门可利用大数据技术收集舆情,了解大众需求、诉求和意见;对大数据进行恰当的管理、建模、分享和转化,可做出更加准确高效的应急决策。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主任马奔认为,利用大数据技术要做好三点,首先要在城市内布置灾害监测系统,将传感器并联入网、建立灾害监测中心。其次,利用每个人手中的智能设备将灾情传输、整合到特定的网络平台,实时为城市应急管理提供数据和信息。最后,灾害监测中心把信息和数据制成可视化图表,帮助决策者选择应对方案和通知公众防灾避险。
http://www.cssn.cn/sf/bwsf_gl/201406/t20140611_120563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