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中铁十局:全面改革创新助推向现代企业转型

发布时间:2014-06-12 00:00:00 发布来源: 作者:

618be721-cbcc-4a4d-a3cd-3c10784004c0.jpg

 中铁十局党委书记万冠群在转型升级话国企座谈会上致辞

468df0a1-de2f-4a35-b003-440782c70a7e.jpg

  中铁十局董事长沈尧兴介绍中铁十局深化改革情况

  中国山东网5月12日济南讯(见习记者 单非)在中铁十局的企业成果展览室里,记者看到了公司十年来的辉煌“战绩”,京九铁路、青藏铁路、京沪高铁等铁路工程,济南、青岛、徐州等城市的新客站或铁路枢纽工程,济青、京沪等公路工程,广州、深圳、成都、大连、武汉、西安等发达城市的地铁或轻轨工程,都是由中铁十局承建或参建。

  说到国企转型升级,中铁十局董事长沈尧兴坦言相比其他很多企业,搞工程建设的十局关联性相对较小,“但并不意味着我们没得做、不去做,十局在转型升级上还是有一定发挥空间的,而且作为国企我们必须响应国家号召,承担起我们的社会责任”,沈尧兴说。

  经沈尧兴介绍,记者了解到中铁十局围绕转型升级开展了方方面面的改革,呈全面渗透之势推动着公司走向现代化。

  优化子分公司市场布局 推动经营规模屡创新高

  目前,中铁十局的子分公司已从开始的3个增加到24个,在中原、西北地区以及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等经济圈都有分布,且都在北京、上海、广州、济南、青岛、苏州等一线城市、省会城市或计划单列市,形成了良好布局,有力推动着十局更大市场的开拓,2005年就实现“超百亿”目标,2013年新签合同额超过457亿。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增创发展新优势

  在海外板块开发上,十局先后在东非、南亚和南美大陆的9个国家留下足迹,尤其是在委内瑞拉建筑市场,完成了卡巴铁路技改、北部平原迪阿铁路、PALUA港口改扩建、FMO铁路专运线、铁矿石开采运输等合同额近20亿美元的项目建设。

  在上游业务方面,先后成功运作了德商高速公路BOT项目、徐州和平路桥BT项目、招远滨海广场和科技孵化中心项目等。

  在房地产业务方面,先后成功开发了济南鲁铁花样年华、盛世花城、中铁汇展国际等品牌形象良好的大规模项目。这些拓展工作使中铁十局实现从产业中低端向中高端的转变,形成多元化的良好发展格局。

  大力开展用人制度改革 打造“人才驱动力”

  在管理团队建设上,对子分公司根据经营业绩采取分类管理,领导人员职务待遇随类别调整而变化;建立了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定期考核、动态管理的机制,对缺员管理岗位进行公开竞聘。

  在员工管理上,中铁十局依据考试和考核进行岗位调整和末位淘汰,实现了人才的能上能下和能进能出。

  在人才培训上,中铁十局联合山东大学举办MPA研修班,选派优秀人才到中央党校等参加培训,定期对中层以上管理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出台专业技术人才商业补充养老保险办法以完善人才中长期激励机制。

  在分配制度上,中铁十局积极推进分配与能力、业绩和贡献挂钩,有效提升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大力推进管理体制创新 向现代企业转型

  全面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围绕上市公司要求,中铁十局打造出相适应的治理模式和内部管理体系,构建起产权清晰、权责分明、相互制衡、运转高效的现代企业运行机制。

  大力推行项目制度标准化、驻地标准化、过程控制标准化、人员配备标准化管理和资金、物资、设备、人力等集中管理。成立资本运营部集中调度和管理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财务成本;对大宗物资和设备集中招标采购,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项目盈利能力,实现工程项目管理从粗放型走向集约型。

  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2007年组建科学技术中心,2008年通过山东省省级技术中心认定;先后与合肥工业大学、中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以及铁四院、安徽省公路勘察设计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开展了“客运专线复合加固深层软土技术研究”、“通透肋式拱梁隧道综合技术研究”、“沪宁城际铁路无砟轨道路基特有关键技术系统研究”等联合科研。

  据沈尧兴介绍,中铁十局未来在转型升级上还有一系列规划,将出台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步伐、对所属企业实行分类管理、建立劳务分包市场、海外项目股权改革、职工全员风险承包、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推进组织结构调整、推进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创新项目管理模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一系列措施,稳步推动改革继续深入。

http://news.sdchina.com/show/2993598.html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