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在伊犁

发布时间:2014-07-17 00:00:00 发布来源: 作者:

青春之花在祖国需要的地方绽放

——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在伊犁

  “从前的日子都远去,我来到这片土地,我已决心去奉献,建设这大美伊犁。第一次站上了讲台,第一次拿起粉笔,第一次备课到深夜,辛劳化成了汗滴……”这是山东大学第十五届研究生支教团新疆队成员在伊犁参加文艺会演时改写的歌词,这也是支教团所有成员支教生活的真实写照。

  2013年7月,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新疆队成员于新九、曲仪、袁鲍蕾、陈临沛等7人作为新一批西部计划志愿者来到伊宁县第二中学,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

\'1.jpg\'

一年的支教生活很快就将结束,于新九和陈纪旸准备等到8月下一批志愿者来之后,帮助他们安顿好后才返回。图为支教团成员陈纪旸(中)在给学生辅导功课。 张灵 摄

  今年6月19日,记者在伊宁县第二中学“薪书计划”捐赠仪式上见到了这群90后研究生志愿者。在这里,他们带着一颗奉献西部的赤诚之心,把知识的火种播撒在伊犁,把爱的火炬传递给莘莘学子。

  热情的餐厅老板

  服务单位确定为伊宁县第二中学后,于新九等人的新家安排在县城杏乡花园小区,平时上班,吃饭问题可以在学校食堂解决,偶尔也到学校附近的餐厅就餐。

  陈纪旸经常到学校附近的尤努斯快餐厅吃拌面,老板是回族,老板娘是维吾尔族,都非常热情。每次他的自行车还未停下,老板娘便笑脸相迎地站在门口了,同时嘱咐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给他端上放有冰糖的茶水,用筷子搅匀后喝到嘴里甜甜的。喝习惯了,以后每次泡茶的时候,陈纪旸也喜欢放点冰糖。

  3月30日,陈纪旸和于新九到这家餐厅吃饭,等面上桌的时间,老板娘的儿子跑过来和他们搭讪,问他们自行车的码表是否准确。陈纪旸便建议他骑上车感受一下。小家伙高兴地答应了,陈纪旸帮他调整好座位高度后他就骑着车出去了。这时,老板娘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对陈纪旸说:“不好意思,我们的儿子老麻烦你。”大约两分钟后,他们要的韭菜牛肉拌面就做好了,加面的时候老板娘又给他们多加了一个煎蛋。颇有吃货本色的于新九打趣地跟陈纪旸说:“跟着你沾光了,我来只给一个煎蛋,跟着你来却可以多吃一个,太棒了。”

  陈纪旸知道,这不是因为老板娘的儿子骑了他的自行车后的“礼尚往来”,他每次到店里吃饭都可以享受到如此待遇,也许是老板娘知道他是支教老师的缘故吧。起初,吃完饭结账的时候陈纪旸故意多给了两元钱,可还没走出餐厅门口,老板娘便将那两元钱塞回到了他手里。

  骑着自行车回家的路上,陈纪旸突然听到有人喊他“小陈”,回头一看,原来是楼下商店的老板。她特意告诉陈纪旸,他预订的东西到了。前几天,陈纪旸想在商店买点牛奶和火腿肠以备晚上加班宵夜,当时老板告诉他没货,进货时愿意帮他带一箱,并按成本价收。陈纪旸觉得不好意思,想多给些钱,老板非常坚决地拒绝了,她说:“你们不远万里来我们这儿支教,我们应该谢谢你们。”

  陈纪旸后来在日记里这样写道:他们都是做小本生意的人,他们的淳朴和善良深深地感动着我,我一定会努力工作,把这种感动转化成感恩,通过努力工作来感谢他们的热情和热心。

  从学生到老师

  曲仪是支教团成员里唯一一个担任主课教学的老师。刚到伊宁县第二中学时,现代化的校舍、完善的教学机制、强大的师资队伍和几千名学生的现代化高中让她很震惊,这里并不是她想象中的寒舍陋室和吃不饱穿不暖的孩子,学校让她担任英语教学,这让她倍感压力。

  刚开始,学校高中一年级缺英语老师,便让曲仪担任高一(20)班的英语老师。曲仪有些小情绪,因为只从入学成绩来看,这是成绩最差的一个班,学生像没有学过英语一样。但转念一想,一张白纸或许可以描绘出更好的图画。学生基础差,可提升的空间也大,而且教这样的班并不是领导不重视,而是考验,最起码自己可以用新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喜欢上英语课。抱着这样的态度,曲仪开始认真备课。或许是跟讲台有缘,第一次登上讲台,第一次面对60多个比自己小不了几岁的高中生,曲仪一点也不紧张。她告诉同学们,她是一名志愿者,来自山东大学,同学们流露出羡慕和期待的眼神,这也让她增添了几分信心。第一节课进行得异常顺利,听课老师也说,曲仪不像是第一次讲课,很有当老师的范儿。学校还专门给曲仪安排了一位师傅,帮助她“磨课”。

  一个星期后,曲仪被调到高中二年级,高二(8)班成了她的另一个家,在这里,她有44个弟弟妹妹。虽然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对新鲜事物的掌握是她的优势。曲仪发现,学校每个班都装有班班通,但使用的教师不多。在备课、批改作业的同时,她坚持自己制作PPT,坚持使用多媒体教学,使英语学习活泼有趣,且课堂氛围活跃。在英语教学的同时,她还给学生讲解西方文化,学生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很高。曲仪的付出得到了回报,月考中学生们的成绩有了很大进步。

  有一次,曲仪要讲一堂公开课,有好心的老师要把“尖子班”的学生“借”给她,以配合她顺利完成讲课,曲仪谢绝了:“我了解我的学生,他们不会让我失望的。”

  公开课前一天刚好是万圣节,曲仪给学生们买来糖果,拿出一节课让学生们了解西方文化和这个节日,之后给学生们透露第二天要讲的公开课,希望他们提前预习课文。大家信誓旦旦地保证会预习,但曲仪还是忐忑不安,心里没底。第二天一上课,学生们饱满的精神状态让她惊呆了,所有回答问题、话题讨论的环节都进行得很顺利,课堂气氛很活跃,就连平时最腼腆的男生也举手回答问题。曲仪的公开课在一片掌声中结束。学生们跑过来围着她问:“老师,我们表现得好吗?”“老师,您满意吗?”看着这些亲切的面庞,曲仪感动得笑了。

  可能是年龄相近的缘故,学生们更喜欢把他们当成自己的朋友。陈纪旸批改作业时,作业本里通常会夹着小纸条,那是学生们的“悄悄话”。改完作业,他同样会在作业本里夹上小纸条,给学生们解疑释惑。袁鲍蕾是支教团里的淑女,学生们都愿意和她谈心,都喜欢叫她“姐姐”。

  辅导班里的暖人故事

  2013年9月10日,伊宁县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和“红领巾爱心辅导班”的21名贫困农民工子女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每周一、三、五下班后,志愿者们从各自单位赶到县民宗委会议室,在这里给学生辅导功课。伊宁县第二中学支教团的7名成员也有各自的帮扶学生。

  张募群辅导的孩子孟繁旭非常调皮,从小就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经常做了10分钟作业就要上厕所、喝水,找各种借口逃避学习。陈临沛帮助的学生李俊则恰恰相反,性格极其内向,无论是讲题还是沟通,都不愿意多说一句话,做作业拖拉、粗心大意,写作文用两个小时是家常便饭。于新九和袁鲍蕾辅导的孩子基础好一点,但在学习上有些懒惰,经常写错别字,没有掌握学习的方法。

  面对这些问题,支教团成员没有气馁,他们召开讨论会、进行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思想状况,想办法帮助孩子们克服缺点和困难。陈临沛为了让李俊更开朗、自信,每天都教他唱《最炫民族风》,为了鼓励他,还跟他一起上台表演。马肖雪因为小时候贪玩,脸上留了一道疤,一直不自信,于青民帮她报名参加主持人选拔,一次又一次地跟她练习串词。袁鲍蕾为了培养沙文琪跳舞的特长,鼓励她邀请别的小朋友一起表演,给她找伴奏、打拍子、排队形,忙得不亦乐乎。当老师和学生牵起手,唱起歌,舞步翩翩时,两颗心的距离近了,孩子们对老师有了充分的信任,学习起来也更认真了。

  曲仪辅导的学生是伊宁县第二小学五年级的程英,父母打零工维持生活,家里还有一个患脑瘫卧病在床的哥哥,生活非常困难。曲仪第一次见到程英时,她的脚上穿了一双凉鞋,没有鞋面,用一根绳子拴在脚上,走路的时候几乎用脚拖着鞋走。孩子性格有些内向,但学习很认真。课间休息时,曲仪跑到附近的一个商店给她买了一双运动鞋。天气热了,她还一直穿着。家访时,她的妈妈告诉曲仪,程英舍不得换。有时候,程英饿着肚子来辅导班,曲仪经常给她带点简单的晚饭,让她“吃饱了好好学”。经过一学期的共同努力,程英最差的英语进步了许多,性格也开朗了。有一天,她的同学悄悄地跟曲仪说:“老师,程英今天说谎了,她跟我们学校的老师说你是她亲姐,每天给她辅导作业、签字。”听完,曲仪的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

  托衣江因为母亲生病好久没来辅导班,考试前一个月很焦虑,于新九就一直鼓励他,给他讲道理,帮他排解心中的压力。于振涛的英语基础差,不敢大声朗读,陈纪旸就一遍又一遍地教他、鼓励他、表扬他,帮他树立信心。

  每天下了班骑上自行车,支教团成员的心里惦记的全是这几个孩子。一天的学习怎么样?晚饭吃过没?作业多不多?只有见到了辅导班里安安静静坐着的孩子,大家才能真正心安。辅导的晚了,他们就把孩子送回家,大手牵着小手,相偎相依,并肩前行……

  今年5月,于新九等人还尝试着在小区里办了一个高中生免费辅导班。有时,他们给“红领巾爱心辅导班”的小朋友们辅导完功课,再回到小区给高中生讲课,一直忙到晚上12时过了还没吃饭。可看到学生们的进步,他们都认为“自己饿肚子也是值得的”。记者 张灵

http://www.ylxw.com.cn/news/content/2014-07/16/content_392251.htm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