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到8日,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优秀大学生夏令营;7月8日到10日,南开大学经济学院2014年经济学夏令营;7月10日到14日,山东大学经济学院优秀大学生夏令营……这个暑假的前半个月,对于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大三学生毕悦(化名)来说,是日程紧凑、斗智斗勇的日子,因为这些所谓的夏令营都与研究生保送“挂钩”。记者采访中发现,今年暑假,许多高校纷纷开办类似的“保研夏令营”,吸引了众多向往读研的大学生,这里也成为高校研究生掐尖的新战场。
表面很轻松实际竞争无处不在
15日,在山大中心校区的小树林,刚刚结束了半个月鏖战的毕悦,向记者讲述了她斗智斗勇的日子。
早在6月初,她就收到了中国人民大学发来的夏令营通知及日程。学习金融学的她,前三年的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而能够保送到人大或者南开读研,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7月4日,在考完大三期末考试的最后一门课之后,毕悦收拾好行囊,赶往人民大学报到。
人民大学的夏令营,表面上很轻松,实际上,竞争无处不在。
一共有100多位优秀的大学生参加这次夏令营,大家的目标都很明确,拿到人大财政学或者金融学的研究生保送资格,或者给教授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研究生复试的时候能够占得先机。所以,无论是听学术报告,还是展示研究成果,每个营员都会认真准备,尽可能地展现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科研水平。
“就连中间的一场联欢晚会,甚至有10多个营员抢着当主持人。”毕悦笑着说,可能大家都太想展示自己了,除了基本的学术能力外,像这种能歌善舞的能力,或者主持演讲的能力,都可能会给自己加分。
“人大的夏令营,主要是给硕博连读的学生提供保送资格。作为一个女孩子,我也有些拿不定主意,到底读不读博士呢?”尽管在夏令营中表现不错,但对于可能到手的保送资格,毕悦还是有一丝的犹豫。
笔试加论文成为夏令营标配
毕悦说,与人民大学轻松愉快的夏令营相比,接下来南开大学和山大的夏令营,则是另外一种特色,更像是一场考试:既有专业课的笔试测试,还有一场论文展示。
8日傍晚结束了人民大学的夏令营,毕悦又马不停蹄地赶到天津,开始了新的一次比拼。
7月9日,南开大学的夏令营正式开始,除了常规的仪式之外,最让毕悦紧张的,就是当天下午的经济学基础测试。“没有任何出题范围,既有宏观经济学,也有微观经济学,还有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证券投资等知识,根本没法提前准备。”不过后来的考试,毕悦自我感觉还不错。
在听完一场接一场的学术报告之后,毕悦见到了很多自己学科领域的权威和大家,“有的是教材的编写者,有的是文献论文中经常见到的名字,他们在经济学领域的见解,确实非常有高度。”
如果说笔试测试是小试牛刀,那么,夏令营晚期的学术论文展示,则是比拼的重点。
“论文的切口不能太大,还得紧跟学术前沿,又得有自己的观点和思路,还得能够应付现场答辩老师的提问。”毕悦说,为了准备这一篇论文,她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一直到了半夜,才有一篇较为满意的论文出炉。
当天的答辩,毕悦说还算顺利,看到教授们频频点头,她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下来。
而对于11日开始的山大夏令营,主场作战的毕悦则轻松得多,“有笔试,也有论文展示,很多教授都给我们上过课,所以应付起来还是很轻松的。”
“保研夏令营”成掐尖新战场
所谓“保研夏令营”,是研究生招收与培养单位主要针对“211”、“985”工程高校即将毕业的本科生发起的学术性质的活动,一般以夏令营的形式出现。
通常而言,要参加夏令营,需要报名、提交材料,经过主办方审核后,成为正式营员。通过一周左右的活动,主办方对营员的综合素质进行考查与评定,营员在活动中的表现将成为来年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重要影响因素甚至决定因素。
记者采访中发现,除了人大、南开、山大,包括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等众多国内名校,都开办了花样繁多的优秀大学生夏令营……这些保研夏令营,吸引了众多向往读研的大学生,成为高校掐尖的新战场
http://shrb.qlwb.com.cn/shrb/content/20140724/ArticelA13004JQ.htm?jdfwkey=zdsf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