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山大新生报到现场 新生独自来报到的多是南方娃

发布时间:2014-09-06 00:00:00 发布来源: 作者:

\'1.jpg\'

一名男生正在办理入学手续。 记者 周青先 摄

\'2.jpg\'

 

5日,山东大学新生报到,来自菏泽的一名女生被父母送到学校。 记者 周青先 摄

  笨重的行李箱、满满的行李包,加上父母的叮咛和嘱托,5日,“95后”新生们开始踏入了大学的校门,走出人生独立的第一步。记者采访中发现,省内新生大部分都是父母陪同报到;与之相反的是,一些来自广西、云南、湖南等地的新生,则是一个人勇敢地走出家门。从某种意义上说,单论“闯劲”,山东人略逊于南方人。

  三口之家成报到“标配”

  爸爸拉着大行李箱,儿子或女儿背着背包,妈妈拎着手提包……5日,在山东大学兴隆山校区,2014级的大一新生陆续开始报到,而这种三口之家的“标配”,则是现场最常见的情形。

  “孩子上大学,我们也正好趁着机会出来走走,前天去的曲阜,昨天爬的泰山,今天上午还去趵突泉和大明湖看了看。”来自烟台的杨女士一家乘坐出租车来到了山大校园,“环境还不错,就是有点儿远,不过这样也好,孩子就安心在学校里学习吧!”放下行李,杨女士在树荫里照看着,儿子小黄则在大二学长的招呼下,走进了体育馆的新生报到处。验证信息、交齐照片、出示缴费单据、办理组织关系、领取校园卡,不到5分钟,报到手续完成。

  和杨女士一家相似,许多济南周边城市的新生,通常是一家三口集体行动,趁着孩子报到的机会出来旅游。在新生报到人群中,记者见到陪送人数最多的,加上学生本人一共是7个。“孩子的姥姥姥爷、爷爷奶奶,再加上我们一家人,从9月1日出门,开车到了烟台、青岛、日照、曲阜、莱芜、泰安,每到一个城市,都会逗留半天的时间,到济南之后,孩子报到,我们再驾车去淄博、东营、潍坊几个城市转转,就当是自驾游了。”来自威海的许先生告诉记者。

  “孩子第一次出门,不放心”

  迎新的现场总是喧嚣而精彩的。大二的学长们用提前录制的小喇叭,提前做好的横幅和标语,迎接着每一位新入校的学弟学妹。每每有迎新的大巴车停下,一场比拼吆喝声和热情度的呐喊,此起彼伏。

  而走下大巴车,打开车厢,最常见的就是父亲或者母亲在帮着孩子找行李、拖行李、扛行李,新生们大多愣在一旁,任由父母劳作。在机械学院、材料学院的迎新处,都有一张“家长止步”的标识牌,提醒家长让孩子完成独立的第一步。

  “照片在包里!”“通知书在行李箱的外侧!”“收据在那个背包里。”现场此起彼伏的提醒声,表明家长对孩子仍是不放心。

  说起陪孩子报到的原因,超过九成的家长会说,“孩子第一次出远门,总感觉不放心。”“孩子还小,之前没出过远门。”记者采访中发现,对孩子不放心的,大部分是省内的家长。

  “就是想看看孩子的大学是个什么样子,看看宿舍条件,看看餐厅的饭菜,看看新环境孩子能不能适应。”一位来自临沂的家长告诉记者,孩子从小到大都是在身边,没住过校,所以更是不放心,“过来看看,虽然帮不上忙,也算放心了。”

  独立报到的多是南方孩子

  从上午10点到下午3点,记者在迎新现场注意到,迎新大巴先后来了数十趟,真正自己一个人独立报到的并不多。

  能动学院的小王是云南人,他戴着一顶遮阳帽,背着包,拖着行李箱,一个人走在人群中,很是惹眼。“我家云南,爸爸妈妈没时间过来送我,所以,我就自己过来了。”他说,之前自己和同学去过很多地方游玩,“感觉山东也不是太远,坐30多个小时火车就到了,下了车找到迎新的大巴车,就没问题了。”

  来自广西的小陈,是土建学院的大一新生。“太远了,爸爸妈妈过来一趟不容易,车票钱也挺贵的,我就自己来了。”小陈说,当时选择到山大读书,就是受老舍《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的影响,“我是南方人,很想看看济南的冬天以及下雪的场景。”

  来自湖南的小吕,则是自己乘坐飞机来的济南。“爸妈都忙生意,说上大学是我自己的事情,其实也没什么好担心的,来学校之前,我已经通过新生QQ群认识了一大批同班同学还找到了同宿舍的舍友,感觉还是挺亲切的。”

  在记者先后采访的10名独立报到的新生中,除了有两个是济南本地的学生外,其他有7人是南方孩子分别来自云南、贵州、四川、广西、湖南、湖北和浙江。

http://www.qlwb.com.cn/2014/0906/200406.shtml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