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者:山东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王忠武
他的读书观
谈起读书,王忠武教授说: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中国人读书偏重人文文化,而忽略科技文化。事实上,人文和科技正如鸟之两翼、人之两足,不可偏废。
人文类书籍以人为本,可以提升人格,道德劝善,提升人文修养,锤炼人文精神。而科技类书籍讲究求真务实,严谨细致,用数据和逻辑支撑,讲求客观理性。因此两者是互相依存、互相补充的。
如果只读人文不读科技,使人有德无才,容易陷入虚幻、唯心的主观世界;只读科技不读人文,使人有才无德,后果更是不堪设想。两者均不可取,德才双馨才能算是圆满,因此读书需要人文、科技均衡,才能有立场、有态度、客观冷静地看待问题。
影响最大的书
王忠武表示,由于目前从事一些社会学课题研究,因此主要阅读的是与研究相关的社会学专业书籍。
说起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书籍,王忠武说,由于自己年轻时刚好赶上文革时期,接触到的书籍很少。因此自己少年时代的启蒙书籍其实就是最常见的《十万个为什么》。王忠武表示,从这本书中自己最初接触到了天文、水利、物理、化学等各个方面的科学知识,而唐诗宋词直到大学时期才读到。
除此以外,后期接触到的一些专业书籍,也为王忠武打开了另外一个世界。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用另外一种方式解释世界,使其印象深刻,关于其中的理论他至今如数家珍。《歌德谈艺录》全新的内容与理论也对其影响巨大。“那些东西都是从来没有接触过的,首次读到有如醍醐灌顶。”王忠武说。
王教授推荐的书
“如今社会变化迅速,社会上很多人在思考社会问题时过于情绪化、态度过激、情感焦虑,实际上这些看法和表现并不准确、不理性。”王忠武表示,针对这种情况,他强烈建议如果读者有时间可以阅读一些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他表示,从这些书籍中,可以学习到审视世界的新角度、思考问题的新方法,有助于让个人思考更加可靠、稳妥、理性。
1.《当代社会问题》
作者:[美]帕里罗 等
《当代社会问题》以美国为例,运用社会学的方法来看待社会问题。介绍社会问题的不同社会学理论和视角,其余各部分分述当代社会在个人安康、社会平等、社会机制和社会质量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其涵盖面异常全面,酗酒、吸毒、性行为、犯罪、暴力、医疗保健、教育体制中的缺陷、环境、无家可归者、人口增长、贫穷、种族歧视、单亲家庭、城市基础设施和暴力、大规模兼并、裁员等,无所不包。读者会从中发现看待这些问题的全新角度。
2.《社会学理论的结构》
作者:[美]乔纳森·H·特纳
《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看上去比较专业,实际并不难读。该书中介绍社会的种种变迁均是有规律可循。读过之后,你会重新考虑思考社会的方式,看待问题的角度立场也有可能发生改变。
www.cssn.cn/shx/shx_bjtj/201410/t20141004_135116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