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0月6日讯(记者陈炜敏)想目睹“梅花奖”获得者魏春荣和优秀昆曲小生邵峥风采的济南市民要心愿成真了。10月9日,“杜丽娘”和“柳梦梅”就要来济南了!除了9日上午在百丽宫影城与昆曲粉儿亲密接触,演员们还将走进山东大学,与学子分享昆曲知识、传授昆曲唱段。作为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优秀剧目展演的一部分,由北方昆曲剧院精心打造的“得象之夜”昆曲《牡丹亭》将于10月13日、14日19:30在山东会堂上演。
据了解,活动将征集200名昆曲爱好者与“柳梦梅”和“杜丽娘”亲密接触。凡购买《牡丹亭》门票280元(含)以上者,均可拨打本报电话报名、登记信息。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为了将惠民演出进行到底,这次《牡丹亭》演出门票一改以往大型演出动辄数百元上千元的价位,设置标准降低,票价全部在千元以下。考虑到不同群体的需要,主办方推出了80元、120元、180元、280元、480元、680元、880元共7种价位供市民选择。其中80元、120元、180元三种200元以下的低价票,大概占到四成左右。购买10张以上门票者,还可享受团购9折优惠。
组委会订票电话:0531—82883023(9:00—12:00、14:00—17:30),咨询电话:82886106,售票地点:济南市经七路28-1号济南日报大厦3楼西头《牡丹亭》售票处,网络售票:大麦网http://www.damai.cn/jn/。
为非博会预热
豫剧名角来济唱大戏
本报10月6日讯(记者陈炜敏)为庆贺新中国成立65周年、为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预热,10月6日至9日晚7:15,河南豫剧名角常俊丽将率许昌豫剧团的演员们在北洋大戏院与戏迷相约。该活动由济南演艺集团主办,北洋大戏院协办,同时也是“进百年大戏院,陪爸妈看大戏”大型传统豫剧剧目演出活动。
常俊丽是著名艺术大师桑振君的关门弟子,曾荣获“香玉杯”艺术奖、全国“国花杯”青年演员大赛“金奖”、“十佳闺门旦奖”、全国优秀现代戏展演优秀主角奖和中国戏剧现代戏“突出贡献”奖等荣誉。与《花木兰》一起亮相泉城的还有豫剧另一传统剧目《包青天》,该剧由河南省许昌豫剧院的另一“台柱子”张宝英领衔,《包青天》是其众多代表作中最被叫好的一部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演出采取惠民票价,最低票价仅60元。与此同时,主办方立足公益,日前已将40张演出门票送到了各级劳模手中,为他们奉上特殊的节日礼物。
珍品云集开眼界
非博会邀您
闻香品茗
本报10月6日讯(记者陈炜敏)在即将开幕的非遗博览会上,湖北、江西、北京、西藏等地纷纷携香茗、名香前来亮相。
据了解,本届非遗博览会上,观众将现场看到恩施玉露、赵李桥砖茶、客家擂茶等非遗项目独具魅力的制作技艺。恩施玉露产于湖北恩施市五峰山,茶叶外形紧圆、坚挺、色绿、毫白如玉,由此得“玉露”之名。之所以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因为它是我国目前保存下来的、仅有的几种以蒸汽杀青的绿茶,所用工具相当古老,同陆羽《茶经》所载十分相似。别具特色的赣南客家擂茶由汉魏的粥茶和唐宋的盐茶衍变而成,其原料丰富,不仅要备好茶叶,同时芝麻、甘草、姜片等都是要配备的基本作料,此外还会加入炒米、花生米、豆瓣、米果、烫皮等,集香、甜、苦、辣于一体。
沉香被誉为“众香之首”,明代典集中曾描述“冠绝天下,谓之“海南沉,一片万钱”,也就是说海南产的沉香是极品中的极品。据了解,沉香的造香过程也颇具神秘色彩。如今,随着技术发展,沉香的造香技艺传承人发明出更多好方法,在本届非遗博览会上,您将能目睹一二。
南北绝活交相辉映
“动态非遗”
别有滋味
本报10月6日讯(记者陈炜敏)非遗传承人展示堪称“动态非遗”,也是本届非遗博览会的一大亮点。在本届非遗博览会a区的序厅中,来自全国的多位非遗传承人将一一亮相,展示他们的拿手绝活。如果你想感受一把各民族、地区的艺术情怀,序厅是一处让你坐上一天也不会感到厌烦的地方。另外,市曲艺团也将在序厅展示表演独具山东魅力的特色非遗曲种:山东大鼓、山东快书和山东琴书等。
各地区的民歌都有本地特色,从而成为该地区音乐特征的标志。南方山川秀丽,民歌风格委婉含蓄;北方高原纵横,民歌风格高亢嘹亮。本届非博会上,南方派的黎族民谣将与左权民歌、松鸣岩花儿会为代表的北方派,带来一场南北方音乐风格交相辉映的音乐盛宴。
如果你想通过看表演来感受东北风情、陕北风味,就不要错过本届非遗博览会上的序厅展演。在家门口就能看一场正宗二人转、听上几嗓子陕北说书,想想也别有一番滋味。
http://culture.gmw.cn/newspaper/2014-10/07/content_1012914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