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范曾在山东大学谈“佛学—圆融无漏的哲学”

发布时间:2014-10-28 00:00:00 发布来源: 作者:

a41f726b5ada15b934b259.jpg

10月27日,范曾在山东大学做学术报告。 王倩 摄

a41f726b5ada15b934ec5f.jpg

两名学生正在观看范曾的作品 王倩 摄

a41f726b5ada15b9352c05.jpg

山东大学同期举行的范曾作品展 王倩 摄

  在10月27日-山东大学范曾日之际,中国书画大师、著名国学家、诗人范曾“佛学—圆融无漏的哲学”学术报告在山东大学举行。

  在报告会上,范曾用他关于佛教的渊博知识,用圆融无漏,对佛教治学进行了精确至极的概括,对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及其重要的时间结点做了详细的说明,对《论语》、《老子》、《庄子》中的一系列哲理谈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并细致地分析了东西方哲学的不同。

  范曾认为:“中国古典哲学和印度的古典哲学是水与乳的关系,而西方哲学大概上是水和油的关系。前者交融甚而浑一,后者则相忘于道术。”

  “无漏指没有烦恼。佛家一个最重要的理念,是让你消除烦恼,得大志者。你不能看破,不能放下,你就不自在。自在之境,是我们每个人都要追求的。”他说。

  范曾表示,艺术的题材没有限制性,可是一定要表现出一种人类的美好的东西,表现真善美是艺术家的天职。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学典认为,艺术造诣来源于深沉的禅意,充分领悟范曾对佛教以及老庄思想的理解,有助于加深对他艺术造诣的理解。

  “范先生是具有浪漫主义风格的国画艺术大师,他的精神世界更接近与老庄,尤其是更接近于庄子。而通过老庄走向禅经,再自然不过,而且是一步之遥。所以从范先生精神取向上来看,他是出入于佛、老、道、释之间。”王说。

  王指出,范先生从所有的画作背后,是一团禅意。就连他的字背后,也是绵绵不延为绝的禅意。看范先生的画作,能使人产生一种出世的冲动。

  报告会上,范曾还与现场学生进行了互动交流,就中国佛学中的哲学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报告会过程中,山东大学明德楼一层大厅同期举办了范曾先生的绘画作品展览。

  2012年10月27日,范曾先生正式受聘为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为构筑山东大学的荣誉体系,该校将每年的10月27日定为“范曾日”。

  (记者 王倩)
http://cnews.chinadaily.com.cn/2014-10/28/content_18812879.htm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