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首届全国研究生石油装备创新设计大赛决赛侧记

发布时间:2014-10-31 00:00:00 发布来源: 作者:

  10月25日至26日,首届全国研究生石油装备创新设计大赛决赛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举行。来自全国13所高校的200余名在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的101件作品参加决赛。

  石油装备创新的盛会

  首届全国研究生石油装备创新设计大赛以“创新石油装备,锤炼行业人才”为主题,旨在促进石油装备技术与通用装备技术的融合。这是一场石油装备创新设计的大盛会,不仅吸引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长江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等石油高校的研究生参加,中国地质大学、重庆科技大学等行业高校,山东大学、青岛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山东省高校的研究生也带着石油装备类和通用机械类创新设计作品参加了比赛。

  能在狭窄的石油管道里“转圈”走的机器人、深海钻井平台发生事故后“诊断”原因的“黑匣子”、轻松检测油管和隔水管裂纹的便携仪器……在25日参赛作品展示环节,充分体现石油装备创新发展趋势和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的技术产品吸引了参赛选手和前来观摩的专家、评委,乃至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刚刚下课的本科生。

  因为是石油装备主题的大赛,现场展示的抽油机实物及设计就有近10台:新型液缸式液压抽油机、液压抽油机直驱滚珠丝杠传动抽油机、转套式柱塞泵配流多井并行抽油机、变速驱动随动平衡抽油机设计、超长冲程双链条抽油机、高效节能型无游梁式双井抽油机,以及体现高端科技的深海石油钻井作业平台、海油勘探潜水器设计、深水大口径沟槽式管道连接件安装作业机器人。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通用机械创新设计产品也丝毫不逊色:包装生产线自动折纸机、动力摩托、伐木及装载机、谷物晾晒收集机、“墙角一景”立式空调设计、全自动高地隙变轮距自走式喷药机、山楂去核切片机、新型多功能绿篱修剪机、新型废弃物处理机、圆盘式塑料垃圾裂解机……甚至还有人推出了自动收费停车位的设计。

  “本次石油装备创新设计大赛,旨在促进创新性研究人才的培养,这是广大研究生展示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机会,通过此次比赛参赛者也能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正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王瑞和所总结的,虽然是大赛,但是参赛选手和指导老师都感觉,这次活动收获的不仅是沉甸甸的奖状,更多的是交流后对创新的启发。在作品展示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选手代广文就跑到西南石油大学“主动驱动式螺旋管道机器人”的展台前,和他们深入交流起来,并互留联系方式,表示“互受启发,后面继续交流学习”。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天,但整个大赛安排得满满当当:答辩环节选手的精彩解读、评委的质问使得创新火花不断碰撞;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油机械专家顾心怿的报告《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石油装备》让在场的研究生和多所高校的石油机械专家收益良多;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秘书长杨双全的权威报告则让大家了解了国内外油气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情况;院长论坛、研究生论坛上则成了大家交流的大平台。

  正如参加比较颁奖典礼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茂春所言,首届全国研究生石油装备创新设计大赛是石油装备创新研究的一次盛会,对于推进人才培养与石油装备领域科技创新的结合,营造学术创新氛围,增强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他对选手表现出来的风采给予赞赏:参赛队员充分展示了各自的设计理念和创新成果,也表现出了团结协作、吃苦耐劳、锐意进取的优秀品质。

  最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袁新安等人的“高效节能型无游梁式双井抽油机”、东北石油大学白南洋等人的“变速驱动随动平衡抽油机设计”、西南石油大学郑威等人的“主动驱动式螺旋管道机器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李曹雄等人的“一种水平井钻压施加装置”、长江大学施雷等人的“油田注水辅助增压设备”等7件作品获得一等奖,另有10项作品获得二等奖,84件作品获得三等奖。

  科技创新火花大碰撞

  “我国已经成为一个石油装备制造的大国,但是我国还不是一个在石油装备业方面领先的强国,特别是在石油装备创新方面做的还不够。”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油机械专家顾心怿面对来自全国石油高校的研究生,语重心长地说,创新是无止境的,在石油装备的技术方面,我们还只是一个“跟跑者”,如果不搞好技术创新,我们今后也将只是一个“跟跑者”。他勉励大家,好好利用大赛这个平台,努力投入到科技创新的洪流中。

  “此次大赛是一个良好契机,将理论研究与实验装备相结合,将实验探究与通用生产装备技术相结合,将文献所学理论投入到实验、甚至是生产中进行检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王瑞和告诉记者,创新需要一丝不苟的态度和严谨的作风,做研究要有严肃认真、深入细致的作风,切忌马马虎虎、粗枝大叶,切忌投机取巧,急功近利。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有真正独立和科学的思考,才能有真正的创新,才能做出真正的学问。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茂春在颁奖典礼上与大学生分享对创新的理解:培育创新能力需要锐意进取的激情,激情可以使人变得敏锐、好奇和自信;培育创新能力需要敢于实践的勇气,要有勇于创造的姿态,敢试敢闯,用于开拓,相信自己可以成功;培育创新能力还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创新是一个持续的、艰辛的探索过程,要敢于面对困难和挫败,要有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长期坚持,久久为功,必然最终走向成功。

  参赛大学生对于创新的理解也有几分深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石郑健说,“创新是种理念,贵在思想思路。虽然很多人因为种种因素没有做出实物,但这并不影响我们专注创新、热爱创新。因此,有创新的理念才是最为可贵的。”

  青岛大学学生唐国龙和他的团队带来7个展出作品,其中汽车辅助逃生门吸进了众人的驻足:产品由检测机构、开门机构、和动力机构三部分组成。当车掉入水里,落水检测器立即工作,落水传感器检测到信号后单片控制电机将车门锁打开,开门的涡轮蜗杆电机运作,使车门开出一条缝隙,同时开门机构四连杆机构启动,侧向推开车门。当车门向前动时,四连杆一端轴上的齿轮带动齿条,将固定在滑轨里四连杆另一端打开,车门沿靠下的轴往回转动,使车门不会因为接触到地面而被卡死。当温度过高或有害气体过多时,温度传感器和气体传感器开始工作,使开门开启,重复开门动作。产品通过新奇的开门方式,使得在紧急情况下帮助逃生,产品结构简单,便于维护。“创新的第一步是发现。只有在发现中找出不足,才有可能想到创新。其次,创新成果的完成需要不断地实践。在我们这些大大小小的创新成果完成的过程中,讨论交流与反复修改是尤为重要的一步。”唐国龙说。

  东北石油大学学生白南洋与其团队的作品“变速驱动随动平衡抽油机设计”荣获此次大赛一等奖。“所谓创新,就是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东西。在创新中,确立一个正确的方向是第一步,然后我们再向着这个方向不断前进。其中我们要有耐心与信心,然后不断研究创新的可行性与实践性。”白南洋说。

  来自中国地质大学的易盼盼带着她的参赛作品“‘墙角一景’立式空调”出现在展览现场。这款设计是解决家庭中在空调顶部放置花瓶所产生种种不便,将花瓶安置在冰箱面板黄金分割线的位置,并在花瓶两侧和冰箱面板上设计了凹凸块,两者结合起到了固定花瓶的作用。这与传统的将花瓶置于冰箱顶部的做法相比,既使得花瓶不易破碎,又能够实现花瓶的及时清理。此外,空调在造型上采用全新三角形设计,合理利用墙角空间,最大化地减少了行动障碍。在提到创新时,她这样说到:“我一直认为,创新是设计的灵魂,唯有不断创新,我们的生活才有改善、有进步。但是在创新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的是设计要服务于生活,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发现生活,贴近生活,关注生活。大到家电汽车,小到一支笔,创新点都是无处不在的!”。(记者孙军 通讯员刘积舜 李红)

http://www.jyb.cn/high/gdjyxw/201410/t20141030_602758.html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