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玉婷 姚莉莉
近日,蓬莱第二批乡村旅游概念规划顺利通过专家评审。规划对于在乡村旅游升级、转型中,以保留、突出原生态作为打造品牌乡村的核心的理念,受到专家一致认可。
整合打造三大片区
据介绍,蓬莱第二批乡村旅游概念规划是在首轮规划基础上,整合三大片区进行产品创新形成的。规划提出,打造以仙境文化、民俗文化和红酒文化为定位的马家沟片区;以良好的自然文化和人文环境为依托,以葡萄园与葡萄酒文化、马文化资源为主体,融合国际先进乡村旅游开发理念,文化特色突出的乡村旅游度假区丘山片区;以山海休闲、运动养生、客居度假为主题的潮水片区。与当下流行或适度超前的元素相结合,打造创新性的体验设施和互动性产品是其中的亮点,比如在潮水片区,室内瑜伽、太极、书画养生、花艺等在城市中方兴未艾的休闲方式也会被引入到乡村。
三个片区虽然定位不同,却不能单独发展。记者从评审会上了解到,现在全国乡村旅游的一个通病是同质化、碎片化、低端化和城镇化,很多项目雷同,发展理念相似,结果在竞争趋于白热化的今天,为后期转型升级增加了不少难度。
北京慧谷旅游规划设计院院长龙江智指出,城市游客需求多元化特征越发明显,只有打造差异化的乡村旅游板块,在此基础上形成不同的乡村旅游组团,才能串联成线,吸引都市人来进行葡萄酒庄、乡村聚落、乡村俱乐部等一站式休闲;而差异化发展的前提,却是理念的统一。
“原生态”最受欢迎
在第二批乡村旅游概念规划中,马家沟片区提出以“蓬莱渔家”为定位打造渔家民宿组团,在村内专门开辟民宿旅馆,采用蓬莱渔家传统院落格局与海草房建筑外观,内部装修、配套设施等以打渔、织网等渔民日常生活和审美情趣为创意基础。
此前,蓬莱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与评审人员曾前往该片区的解宋营解西村等地考察,无一不对历史印记深厚的海草房等留下深刻印象。解西村村书记郑强当时指着两棵古槐说:“古槐已经有三四百年历史,而现在村中15处左右的海草房,虽然大部分已荒废,却更是历史记忆的凝聚物。”龙江智提议:“解西村的海草房将蓬莱最古老的乡村业态保留了下来,不妨参考古镇模式发展乡村旅游。”中国旅游报首席评论员刘思敏则表示,蓬莱的解西村可以大胆打造“土”的东西,维护和开发海草房,让它“土”出特色,这将是乡村旅游文化的“药引子”。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王英杰在微信上发了三组风格不同的照片,发现朋友圈中对解宋营称赞和评论的最多,“看来原生态、保留下本地特色的东西还是最受大家欢迎。”
驾车来到潮水费东村,村书记张竹业带考察团看他收藏的宝贝:一整屋和当地民俗相关的字画古玩,有书画、有刺绣等。“这只是我收集的一部分,别处还有更多,我们现在正筹建民俗博物馆,以后免费供游客观看体验。”张竹业打趣说,从博物馆出来,或许就能成为一个地道的费东村村民。
发展乡村旅游要保留其乡土性
在不久前结束的发现山东最美村镇颁奖仪式上,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陈国忠指出,乡村旅游发展中,最核心的理念是对乡土性的维持,这包括原始的景观和原汁原味的文化。保留了原生态,就传承了祖祖辈辈的生活状态和文化心态。这也被龙江智称为“守得住乡味”的乡村旅游:“少做人文景观的打造和建设,别用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思路打造乡村旅游。”
以这些专家意见为基础,同首轮乡村旅游规划相比,蓬莱第二批乡村旅游规划确定以原生态为核心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专家表示,这使得各片区的差异化定位最终成为“有意义的差异化”,直接告知游客选择蓬莱乡村旅游的原因。
在评审中,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王德刚还给出了采用文化代表人制度的建议:“以后的乡村旅游,恐怕不应再由导游带领,而换成旅游企业或景区景点选出的文化代表人。这些文化代表人以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为主,能熟练地带着游客走街串巷找寻当地特色小吃,能对各种历史典故、乡风民俗给出结合自身经历的生动阐述。”王德刚指出,这才是“守得住乡味”的乡村旅游的一种实现方式。
http://paper.dzwww.com/dzrbnew/dzrb/content/20141110/Articel11005M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