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齐鲁网12月4日讯(记者 卢洁)4月27日,在日照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五一劳动奖状(章)获得者表彰大会上,市公路局工程处检测中心工程师安平被市总工会授予“日照市金牌职工”、“日照市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这位来自公路施工一线的普通工作者,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以其吃苦耐劳、刻苦钻研、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赢得了市总工会授予的崇高荣誉。

安平
金牌职工的勤奋—
获得土木、管理双学历,自学成才的他百炼成钢
1993年,安平从山东省公路技工学校毕业后就来到市公路局工程处工作,成为一名普通的试验检测员,这一干就是20年。
试验苦,试验累,不干不知道,了解的人无不对他们肃然起敬。从事试验工作,不但需要复杂的脑力劳动,每天和数据、公式打交道;还需要制作、搬运高频率的试件,手动操作沉重的仪器设备,是一项技术活,也是一项体力活。白天,他奔波在路面上、桩基间、试验台前,取样、检测、比选材料级配,分析原材料、混合料质量,灰头土脸,晒的黝黑,和农民工没有两样;晚上回到项目部还要挑灯夜战,整理大量的内业资料。所有的劳苦和辛酸,安平只是淡淡的调侃,“我们是白天灰领,晚上白领。只要把路建好了,脸黑点儿怕什么,只要别工作干不好脸红就行”。
虽然工作任务繁重,安平坚持挤时间学习专业知识,开展课题研究,十几年来雷打不动。同事们说:“他太适合干这个行业了,有兴趣,有毅力,有天分。”在安平的不懈努力下,先是自学取得了山东大学的管理专业本科,后考入山东交通学院土木工程本科专业,成为全处第一个获得双学历的职工。为了适应施工需要,迎接各项检测工作的挑战,安平努力学习各种最新的检测技术和施工规范,把先进施工技术、优良施工材料及材料再生利用应用于应用于施工中,为单位提高施工水平、节约施工成本、提高工程实体质量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先后获得国家专利四项,交通运输部颁发的QC优秀小组及个人奖两次,山东省交通运输厅颁发的QC优秀奖三次,日照市总工会颁发的优秀创新成果两项,日照市科技进步奖三项,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四十余篇,主审人民交通出版社《公路工程施工技术》教材。
孜孜不倦的追求—
坚持用数据说话,把精品工程留在驻地
都说腊梅傲雪笑盈盈,却不知其中几许甘苦才有甜。一年又一年,安平用一种特有的执着与情愫,用他的智慧和付出,融化坚山顽石,筑就平坦大道。在同事们眼中,安平是一名公认的能“啃硬骨头”、善于打硬仗的优秀试验工程师。
2001年3月,竹曲高速公路中标后,安平和同事们风尘仆仆赶到项目驻地,等待他们的只有一个废弃的炸药库。没有宿舍,他们便20多人挤在一间屋里,头靠着头,脚挨着脚;没有伙房,便在屋檐底下支起了炉灶。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安平和同事们成功开展了SMA-13试验段施工。SMA路面与其它沥青路面施工的最大优点是抗车辙、抗滑性能优于其他结构路面,配合比设计不同于普通的结构设计,首次采用无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安平作为试验室骨干力量,首当其冲,勇挑重担,通过不懈的努力,最终设计出SMA最佳的配合比,圆满完成了竹曲路首个SMA-13试验段。
“干我们这行,不管是在试验室,还是在施工现场,都必须坚持用数据说话,绝不能盲目靠经验施工。”这是安平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2003年,安平所在的工程处中标参加南京长江三桥建设。南京长江三桥指挥部在建设过程中采用清水混凝土施工,清水混凝土外观、施工技术难度很大,科技含量很高,国内当时无规程、无施工经验参考。安平作为技术骨干参与了清水混凝土项目课题研究,他夜以继日工作,查阅大量资料,试配配合比,采集各项数据,进行分析、调整、再试验。最终,成功攻克了清水混凝土浇注技术,对模板的设计、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结构物的美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04年,在领导和同事的信任下,安平被提拔为工程处检测中心副主任,职务变了,但是对试验检测工作的热情没有变,对公路事业的那份感情没有变。他依然奋斗在试验检测最前线,处里哪个工程技术难度最大、哪个工程项目最远,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工程试验检测人员是工程项目的先遣力量,他总是入场最早,撤场最晚,插好第一面旗,站好最后一班岗。
青春无悔的奉献—
洒下一路汗水,唱响一路欢歌
都说公路行业苦,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但安平却以苦为乐,以路为家,以忘我的勤奋耕耘精神,在青春岁月里洒下一路汗水,唱响一路欢歌。20年来,单位参建的40多个项目基本都有安平的足迹,一年中有300多天安平在外出差,看过青岛的海,赏过南国的雾,吹过陕北的沙,再恶劣的环境,也能风雨无阻,再严峻的考验,也能势如破竹。
安平记忆最深刻的是,2007年参建陕西凤永高速公路,工程尚未开工,他就跟随先遣人员提前一个月奔赴现场。当时,料源供应紧张,异地施工标准差异较大,试验员人手短缺,给试验工作增添了很大难度。安平几乎泡在了试验室和施工现场,从试验设备安装调试到常规试验检测,再到试验段组织实施,每一项工作他都亲力亲为,每天只能睡上四五个小时,他却没有任何怨言,第二天仍出现在施工需要的地方。在任务艰巨、工作压力大的情况下,安平一去就半年没有回家。等到暑假,妻子带着儿子来到三千里外的西安彬县看望时,四岁的儿子都快认不出这个已经瘦了17斤的爸爸。由于水土不服,再加上工作条件艰苦,安平全身上下起了一身疮,一直等到工程结束才安心治病,从此落下了病根。
自己苦一点累一点,没有什么,安平最放不下的是对家人的内疚。“每年暑假孩子放假了,但却是工程最忙的时候,看到别人一家三口出外游玩,孩子很羡慕,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奢望。”安平的爱人在河山乡镇的一名优秀教师,下班回家不但要独自抚养孩子,还要为有腿病的婆婆看病敷药。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是安平最强大的支撑和后盾,为他在施工一线的敬业和奉献撑起了一片天。
二十年春华,二十年求秋实。真诚的付出获得了丰硕的回报。由安平负责的济乐高速公路工地试验室被山东省交通运输厅质量监督站作为“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示范工程在全省在建项目大力推广,安平同志作为标准化单位代表在“全省公路水运标准化建设”会议上做典型发言。今年2月份,安平所在的工程处检测中心取得了试验室中国计量认证资质,出具的数据具有法律效力。安平同志本人被市人事局记三等功一次,被市总工会授予“日照市金牌职工”、“日照市五一劳动奖章”。
面对成绩和荣誉,安平没有骄傲,而是把荣誉化作不懈前进的动力,依然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着,奉献着。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奉献和名利之间,他选择了奉献;在家庭和事业之间,他选择了事业;在个人和集体之间,他选择了集体。选择了便无怨无悔。
http://rizhao.iqilu.com/rzgushi/2014/1204/223670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