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山东省实验中学法制社团 为学生保驾护航

发布时间:2014-12-04 00:00:00 发布来源: 作者:

  山东省实验中学坚守生本教育的理念,确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法制教育”工作思路,让普法教育“蕴含于课堂教学中、渗透到社会实践中、因势利导于日常行为中”,取得了明显的教育效果。

1.jpg

法学社学生上公开课

2.jpg

模拟法庭

3.jpg

去济南市中级法院进行旁听

  一、纳入课程体系,通过课堂主渠道修习法律知识

  学校将法制教育作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设法制教育课,重点学习与青少年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实现了计划、课时、教材、师资的“四落实”。

  2010年后,学校编写了法制教育校本教材——《实验学子法制修养读本》。读本分“基本常识篇”、“专家报告篇”和“法制实践篇”等。值得一提的是,读本中的“法制实践篇”基本上是由学生独立完成的,集中展现了实验学子组织各种学法普法活动的精彩片段,为普法教育提供了最贴近学生实际的范例,大大提高了读本的可读性。通过课程化、校本化的法制教育,学生们掌握了法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

  二、成立学生社团,通过教育新平台提升法律素养

  2009年,实验中学成立学生社团“法学社”,此后每年都定期邀请法学专家走进校园讲授法律知识。例如,山东政法学院曲伶俐院长,山东大学法学院桑本谦博士,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冯爱冰庭长、谢萍庭长,市普法办方超处长先后为学生作了《法律精神》、《法律的背后》、《自由与法律》、《中学生法律素养》等专题报告,极大提高了学生们的法律素养。

  法学社的系列活动成为引领学校法制教育的重要组织。他们定期举办的模拟法庭成为普法学习的重要阵地。法学社曾选取《张明宝醉驾案》为主题,全方位、多角度再现审判的全过程。对此,法学社社长陈靖文同学说:“我们经过讨论,认为张明宝醉驾案具有典型性和时代性,这一案件的判决将促进刑法的完善,因为醉驾成为危害社会的普遍现象,必须通过法律的途径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学生的话语令人深感欣慰,这些面对高考的学生不是传统印象中的“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是时刻关注社会,他们对于社会有着强烈的责任感,而这正是教育的目的所在。

  三、学生主讲法制课,通过自我教育新途径激发学法兴趣

  “最好的教育就是学生的自我教育”。实验中学尝试让学生走上讲台宣传法律知识,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如《宪法》、《从香港廉政公署透视内地廉政体制建设》、《婚姻法》等公开课曾在师生中引起巨大反响。

  这角色的转换让老师们感到惊讶,没想到学生讲的如此精彩。尤其关于廉政建设的那一讲,受众群体是全体教师党员。听完报告老师们很是感慨,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王品木接受学生记者采访时说:“由学生讲廉政课是我校党委加强党员教育的一次尝试,通过学生的视角看待历史,看待关系党和国家前途的廉政防腐问题,很能触动心灵,也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四、建立实践基地,通过教育新空间强化学生的法律感悟

  如果说学习是提升法律意识的前提,那么教育实践活动则是提升学生法律素养的关键。学校与省女子劳教所签署“法制教育互助”协议,通过建立法制教育实践基地强化学生对法律的认识与感悟。劳教人员现身说法,给年轻学子们上了一堂堂触动心灵的法制课。“相同的年龄,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结局”,正如任昶宇同学周记中写到的:“当听到少年犯声泪俱下的诉说时,我震惊了:一个个曾经有过辉煌的孩子,只因一失足就成了千古恨,让人愤恨的同时,更让人痛心。她们的经历更是在提醒我们,很多走上犯罪道路的人们都是从一点点的小错开始的。”

  学校还与山东省高院、济南市中院建立互助关系,聘请省高院刑一庭冯爱冰庭长、谢萍庭长担任法学社法制教育顾问,两位法学专家经常参加法学社的专题讨论活动,学生与法学专家近距离接触,共同探讨现实社会的法律问题。学校组织学生到济南市中院旁听审判全过程,既增长了学生的法律知识,又提升了学生的法律意识。

  五、学生参与管理,通过教育新思路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实验中学成立学生谏议团,谏议团成员可随时就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被称为“学生建议直通车”;健全学生听证制度,对于违纪学生的处理,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听证会,共同商议对违纪者的处理,大大提高了教育的效益;鼓励学生会、班级、社团竞标负责各项活动的组织,发挥学生组织管理学校事务的能力;成立“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和“学生值周班”管理,让学生从各个角度参与了解学校的日常事务,提升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推行“学生校长助理”制,让学生参与学校重大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及时反映学生的心声,提高了教育的实效性。这一系列举措的实施,让学生切实参与学校事务的全过程,培养了责任意识,提升了规则意识,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活动过程中日渐强化。

  在长期的学生法制教育中,我校把握“以生为本”的核心理念,探索出了“法制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相结合以及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法制教育体系,新时期的法制教育工作已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后续发展力。

http://sd.sina.com.cn/edu/xykd/2014-12-03/16408193.html?qq-pf-to=pcqq.c2c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