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6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勒·克莱齐奥与莫言走进山东大学,畅谈“文学与人生”。图为山东大学校长张荣为莫言和勒克莱齐奥颁发主讲纪念牌。

他们一位是法国新寓言派代表作家,“法兰西三星”之一;一位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在作品中用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图为现场座无虚席。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勒·克莱齐奥与莫言展开一场“文学与人生”的对话。图上人物分别为山东大学副校长陈炎(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勒·克莱齐奥、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许钧。

莫言在阐述文学与人生的关系时提到,人生可以理解为人的生命的过程,生活的过程。而诸多人人生的过程、诸多人的生活构成了这个社会的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生是文学最重要的元素,没有人生哪有文学,有了人之后才有文学,文学也是人学。

“文学同时也会影响人生,像我们看到的人物传记,他们在读完一本书后作出重大的决定,由此改变了人生的方向,改变了自己发展的道路。文学对于人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莫言说。

和莫言童年有过同样挨饿经历的勒·克莱齐奥出生在战争纷飞的黑暗年代。 勒·克莱齐奥介绍说,“文学与人生的关系非常紧密。我出生时没有文化只有暴力,因为那是战争的年代,我们只有对生活急需品的需求。但是后来当我接触到文学的时候,我还是燃起了希望。所以我也可以理解,对于刚才莫言先生所说的,文学确实可以给人带来希望。”图为许钧老师在为勒·克莱齐奥翻译法语。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勒·克莱齐奥与莫言走进山东大学,畅谈“文学与人生”。

图为现场观众,座无虚席。

图为现场观众,座无虚席。

图为现场观众认真的作着笔记。
http://sd.ifeng.com/view/detail_2014_12/16/3297856_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