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色外套、黑色西裤,12月16日,中国本土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亮相山东大学,这是继去年正式受聘为该校讲座教授后,这位山东老乡的再次现身。作为山大文学大讲堂第三期的嘉宾,此次同莫言一同出席的还有另一位文学界领军人物——法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勒·克莱齐奥。二人畅谈文学和人生,给听众带来了一场“魔幻”与“寓言”的智慧交锋。
对话
莫言:农村炕头上也有文学
作为山东大学的老朋友,莫言省去了繁文缛节,直入主题。莫言说,关于人生,可以理解为人的生活的过程。而诸多人的生活,构成了社会的生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人生毫无疑问是文学的最重要元素,没有人生,哪有文学。另一方面,文学与人生,可以缩小到文学对每个人的影响,“每个人实际上都是一个潜在的文学读者”。
或许会有人问,在农村,有很多不识字的人,他们也是读者?莫言说,在农村集市上,在夜晚家家户户的炕头上,每个人都会聆听到专业说书人讲的故事,也会聆听到自己爷爷奶奶讲述的故事,这样一种民间口头文学实际上也是一种文学。
克莱齐奥:作家生活苦中有乐
勒·克莱齐奥是法国当代著名文学家,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是20世纪后半期法国新寓言派代表作家之一,也是当今法国文坛的领军人物。他出生在战争的年代,那时除了暴虐之外,周遭充斥着人们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唯独没有对文化的需求。“尽管那个年代非常黑暗,但后来当我接触到文学时,我还是燃起了希望。”
从写作的角度,他笑称,“作家的生活真的是很没有意思,因为每天大部分时间都要在桌子上写。”同时,写作也让他自得其乐。他说,作家就像歌剧演员,演的人物很恶毒,也可以很善良。作家是要把内心中人性各种各样的姿态,反映在笔端。“我有时也把自己比作为工匠,工匠可以做桌子,可以做小船。我们则是通过词语来构造人生。”
互评
有相似童年 有很多共鸣
两位在文坛举足轻重的人物,对于对方以及对方的作品,会做出怎样的评价?在山大文学大讲堂的现场,他们诚恳互评。
莫言:我们都有饥饿的童年
勒·克莱齐奥出生后最需要补充营养的时候,物质极大缺乏,因此他得了很重的病,差点死掉。在勒·克莱齐奥的童年经历中,莫言捕捉到了一个与自己童年的共同点:饥饿。莫言说,饥饿是小说家非常独特的资源,这样一种饥饿的童年,对作家后来的写作影响非常深远。
“我记忆犹新的是他描写的一种蚂蚁对住宅的侵袭,那种好像是层出不穷的、永远消灭不完的蚂蚁。”由此莫言想到了他小时候养的麻雀,最后变成了蚂蚁的食物,几万只蚂蚁在吃这只麻雀,给他非常大的震撼。“一个作家最能让人感动的部分,就是引起共鸣的部分。”莫言说,读勒·克莱齐奥的作品,“是一种非常美妙的奇遇”。
克莱齐奥:我与莫言有很多共鸣
文学能够让人们产生共鸣。在读莫言的书的时候,勒·克莱齐奥感到自己仿佛被莫言邀请进入了他的家门,了解了农民的生活,并与莫言发生了共鸣。在1944
年,勒·克莱齐奥跟母亲和外婆逃到一个小山村里收麦子,这段经历却成了一段美好的记忆。4岁的他就跟在大人身后捡麦穗,回家后让外婆用咖啡机(成面粉。“当我回忆到这里的时候,再去读莫言的《红高粱》,你就可以看到这个土地以及土地所带给人的一些希望。”
勒·克莱齐奥还透露,12月17日,他将与莫言一起前往莫言高密的家中。对于这项行程,他非常期待,“因为在他的土地上产生了那么多的神话,那么多故事,好像每一寸土地都渗透着文学的精神。”
侧记
莫言调侃电视剧《红高粱》我们看到的是“黑高粱”
12月16日9:00,能容纳几百人的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知新楼3楼报告厅被挤得满满当当。
开场白中,莫言不忘幽默。对于各地对他的欢迎,他说,“如果我有那么大神通,各地对我的欢迎力度要比现在大一万倍。哪里有雾霾,我就去,是吧?”当听到勒·克莱齐奥对高密之行的期待时,莫言笑称,“如果因为读了某个作家的书,非要去他的故乡看一看,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因为“一点水都没有的小河沟,在小说家的笔下,都变成亚马逊河了”。
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红高粱》也被莫言拿出来调侃,“为拍电视剧,高密种植了一部分红高粱。当初的高粱,在我的记忆里是鲜红的,穗子像火炬一样。现在不知道从哪里弄了一些杂种过来,穗子的颜色成黑的了,红高粱成了黑高粱了。”所以大家在电视剧里面看到的高粱地并不是很好看,跟小说描写的是两码事。
“御用翻译”谈勒·克莱齐奥
吃食堂骑自行车的平凡老头
在文学大讲堂的现场,除了两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外,还有一位“大牌”人物——中国翻译事业特别贡献者和法兰西兼职教育勋章的获得者许钧。许钧与勒·克莱齐奥有近30年的友谊,是他把勒·克莱齐奥的作品翻译到了中国。在许钧的印象中,生活中的勒·克莱齐奥是一个吃食堂、骑自行车的平凡老头。
许钧介绍,勒·克莱齐奥如今在南京大学任教,看到一个学生的作业他坚持要给100分。“我说一般老师都不太给100分,他说我一定要给他,因为他写得太好。为什么?因为我高中毕业的时候,我的文科就是得了100分。如果没有这100分,我就上不了大学。”对勒·克莱齐奥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勒·克莱齐奥在南京大学喜欢去食堂,经常会看到他一个人坐在那里吃面条。“我特别不放心,他74岁了,还偷偷买了一辆自行车,而且一个人骑自行车。后来这辆自行车被偷了,我反倒舒了一口气。”许钧说,作为一个作家,勒·克莱齐奥首先是一个平凡的人,同时又是对生命有思考的人。(本组稿件采写 女报记者 刘雅然 摄影 记者 赵晓明)
http://dsnb.e23.cn/shtml/dsnb/20141217/137993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