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山东大学举行(刘梦冬 摄)

山东大学校长张荣(刘梦冬 摄)

国际历史学会主席玛利亚塔•西塔拉(刘梦冬 摄)

中国史学会会长张海鹏(刘梦冬 摄)
“史学奥林匹克”首次走进亚洲
2010年8月,国际历史学会经过投票表决,决定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由中国史学会和山东大学承办,于2015年8月23日至29日在山东济南举行。这是国际历史科学大会100多年来首次在中国及亚洲举办。
山东大学校长张荣在致辞中介绍说,“大会的成功申办,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的重要体现,也是进一步展示中华文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大契机,必将推动中国和国际史学的发展。这对我们扎根历史文化传统,展示中华文明的生命力,增强文化自信,提升中国国际形象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精心筹备 多种新媒体手段投入使用
新浪山东从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在过去的两年里,山东大学圆满完成了大会官网上线、大会形象标识征集、举办区域文化与齐鲁文化暨国际历史学会执行局会议、编写《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简史》和《中国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等工作,并通过使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手段发布信息,对会议进行推广,推动了大会筹备顺利开展。
大会筹备工作组委会秘书长方辉介绍,截至1月21日上午,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官网已经有了368名注册嘉宾,多来自于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其中有149名外国学者。据了解,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设有82场研讨会,主要涉及四大主题:共同价值与人类的多样性;传统的延存与现代的变迁;世界的一体与文明的传播;西方中心观在世界的传播。大会设立4个主题论坛、27场专题谈论、18场联合讨论、19场圆桌会议等。在众多讨论议题中,由中国史学会推荐并经国际历史学会通过的议题有10个,中国学者组织、参与议题之广度和深度均超历届大会。
具有中国特色的“史学奥林匹克”
据悉,中国史学会之所以选择济南作为会议举办地,除了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的鼎力支持外,也与山东省的地缘优势和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紧密相关。山东是孔孟故乡,泰岳独尊,黄河横亘,素有“一山一水一圣人”之美誉的齐鲁大地,在自然与人文两个方面均堪称中华文明的典范。2013年10月国际历史学会执行局会议在济南召开,国际历史学会秘书长罗伯特•弗兰克先生高度肯定了泉城济南之美和山东大学的会务组织,认为当时国际历史学会选择济南作为会务主办地乃是正确的选择,并深信2015年举办的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将会是一届成功的大会。
值得一提的是,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组委会将为欠发达国家的学者减免部分费用,为吸引更多青年学者,将减免研究生注册费、吸取100名本科生参与,为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专业的学者们提供一个国际化的交流平台。
国际历史学会主席玛利亚塔•西塔拉表示很喜欢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形象标识。“我们从未看到过有像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LOGO这么漂亮的标志”。此形象标识由祥云、汉画像车马等中国文化元素和大会的英文首字母组成,“它非常清晰地向我展示了史学的变化与转折,不光是历史、政治以及一些像战争的历史,以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文化当中的历史。”据介绍,该标识是从219件有效的投稿作品中选出2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修改而成的。整个标识简洁深刻,凝重浪漫,体现了东方思想和民族气韵。

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LOGO
【名词解释】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是当今世界最重要和规模最大的历史学会议,是全球史学家的学术共同体,会议每5年举行一次,至今已经召开了21届,享有“史学奥林匹克”的盛誉。1980年,中国史学会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了第15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1982年正式成为会员,1995年,中国史学会代表团在蒙特利尔的第18届大会上正式提出申办2000年第19届大会,但在竞争投票中惜败于挪威奥斯陆。
http://sd.sina.com.cn/edu/news/2015-01-21/18219156.html?qq-pf-to=pcqq.c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