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泉城文化底蕴深厚这个选择没有后悔

发布时间:2015-01-22 00:00:00 发布来源: 作者:

\'1.jpg\'

中国史学会会长张海鹏致辞 记者黄中明 摄□本报记者 朱士娟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是当今世界最重要和规模最大的历史学会议,而本届大会又是第一次在亚洲国家举办,既然在中国办,为何没有选择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作为承办地,而偏偏选择济南呢?21日,中国史学会会长、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主要申办者之一的张海鹏首次向媒体解密,大会之所以选择济南,是看中了泉城的文化底蕴深厚、交通便捷、经济实惠等条件。

  济南获赞成票超过三分之二

  2010年8月22日,中国史学代表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上正式提出了申办要求。当年8月24日中午,中国史学会在阿姆斯特丹大学举办招待会,招待国际历史学会执行局成员和各国代表,张海鹏在招待会上做了10分钟的演讲。虽然时间已过去了4年多,但是张海鹏至今仍清楚记得当时的情景,中国史学代表提出在山东济南举办的申请后,与会的各国代表脸上都出现了很茫然的表情,不少来自各国的历史学家表示不理解,“有不少学者反复提问,为什么是济南,而不是北京、上海?”

  在21日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张海鹏同样被记者问到了这个问题。“我当时是怎么回答的,现在也那么回答。”张海鹏介绍,他当时向与会代表阐述了5个选择济南的理由,第一是山东为孔孟之乡,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渊源;其二是山东经济总量非常大,支持力度大;其三是山大坐落于济南,以文史见长,有丰沛的人力和经验;其四是济南相比北京、上海等地方,经费相对要低一些,可以节约办会成本;最后一条是济南交通便捷,去北京、上海都很方便。2010年8月26日,当张海鹏给出以上5个理由后,国际历史学会人员进行了投票表决,有8票反对,5票弃权,36票赞成,赞成票超过了三分之二。国际历史学会主席玛丽亚塔·西塔拉宣布,2015年8月将在中国山东济南举办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一个正确的选择,会议一定能成功”

  “为什么没选北京,当时有些人觉得很失望,但是我们必须说,我们对这个选择没有后悔过。对于世界的史学家来讲,需要更多地来了解山东,更多地了解济南,这是个非常好的机会。”21日,国际历史学会秘书长罗伯特·弗兰克说,济南有北京、上海等城市没有的优势,“北京和济南相距不远,坐高铁1小时40分就到了,所以我觉得山东是非常好的选择,我们也非常感谢中国史学会,也感谢中国政府以及山东省政府对我们的支持。”

  弗兰克表示,这是他第三次来济南,2011年、2012年曾来考察,在了解了济南的环境、会场情况和各方面因素后,他认为选择济南是国际历史学会一个正确的选择,他相信会议一定能成功。

  相关链接

  首办“历史大会”有何战略意义?

  据了解,国际历史科学大会(ICHS)创办于1900年,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是当今世界最重要和规模最大的历史学会议,是全球史学家的学术共同体,每5年举办一届,迄今已举办21届(世界大战期间未能举行)。除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各举办过一届外,其他18届都在欧洲举行。依照惯例,承办国国家元首或重要领导人将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辞。

  1980年,中国史学会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了第15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1982年正式成为会员。1995年,中国史学会代表团在蒙特利尔的第18届大会上正式提出申办2000年第19届大会,但在竞争投票中惜败于挪威奥斯陆。2010年8月26日,在国际历史学会举行的第二次会员国代表大会上,代表们通过投票选定“中国济南为2015年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举办地”。随着政治、经济方面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在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也在积极建设世界文化大国。有专家指出,首次举办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世界性的战略意义,可以说是中国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文化节点。(记者朱士娟)

http://jnsb.e23.cn/shtml/jnsb/20150122/1395995.shtml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