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石晓丹
奖金5000元,面向全国3亿打工群体,评奖标准有些文艺,要求有真挚的“底层情怀”,悲悯、深沉、直抵人类灵魂的痛点,引领在物欲世界中“已经走得太远”的现代人回家……近日,在广东佛山,作为全国首个由农民工注资设立的“叶光荣诗歌奖”诞生。不少人对此充满疑问,叶光荣是谁?为啥以他的名字来命名?昨日,记者联系到叶光荣,了解了这个民间文学奖项背后的故事。到底是个啥奖?
打工诗人创立,面向打工群体
4月8日,打工诗人叶光荣与佛山市青年产业工人作家协会签立了一张“生死状”,双方约定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叶光荣每年拿出5000元注入“叶光荣诗歌奖”,奖励一名年度诗人或一首诗歌,为期20年。这意味着,未来20年叶光荣将拿出共10万元注入该奖项。由此,全国首个由农民工注资设立的诗歌奖正式诞生。
该奖项即日起接受任何人推荐的诗歌作品或诗人,主要面向全国3亿打工群体书写底层生活的作品。首届定于明年5月1日国际劳动节颁奖,奖金即为叶光荣注资的5000元。当然,评奖人肯定不是叶光荣。广东省青年产业工人作家协会主席周崇贤介绍,他们了解到叶光荣有这个想法后,便与其取得联系,奖金由叶光荣来出,他们为奖项的后续工作提供支持,比如邀请权威专家充分讨论评选等,以保证奖项的公平、公正性。
谁是叶光荣?
校车司机,赌社会需要诗意
“我就是一名小学校车司机,一个月扣除社保,只有2000多元的工资,虽然热爱诗歌,但写诗水平不高,所以以我的名字设立这个诗歌奖,有些冒天下之大不韪。”昨日,记者接通叶光荣的电话,虽然远隔几千里,但从其言语中依旧可以听出农民工叶光荣的实在和质朴。他告诉记者,一般以个人名义设置的奖项,都是名家大腕,自己不是大腕,也不是富豪,只是一个“穷光蛋”,但自己就是想要赌一把,赌这个社会需要诗意,需要诗歌。
“我从小就热爱诗歌,诗歌也给了我很多安慰,当我流落街头、当我落魄无依的时候,都是诗歌给了我力量,它有一种温暖人心的力量,因此我想通过设立这个奖项,让更多和我一样的打工者追求自己的梦想,关注精神生活。”叶光荣说,读初中时,他随手写的一篇顺口溜,被当地一家报纸发表,这激发了他对诗歌的浓厚兴趣。之后的日子,他做过服务员、厨师等,“但无论工作多繁忙,都习惯出门带本诗集。”如今成为小学校车司机后,他还将校巴内壁装饰成“诗歌走廊”。据悉,目前叶光荣已累计发表诗歌150余首,还出版了个人诗集。
大家怎么看?
鼓励追求梦想,非常正能量
佛山市艺术创作院副院长廖学林说:“叶光荣设立诗歌奖,是一种来自基层工人自发向上的文化引领,非常正能量。”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马兵也表示,该奖项着眼于打工群体,挺有社会意义,可以鼓励更多的打工群体追求自己的梦想,为社会创造出更多来自社会底层的优秀作品。眼下,很多打工诗人都已被“收编”到相关部门,脱离了原有的生活,创作出的作品也有所改变,因此这样的奖项如果一直保持其纯粹的意义,是非常值得鼓励的。
不过,也有人表示这样的奖项不免有自我炒作或自娱自乐的嫌疑,恐怕很难持久。对此,马兵表示,民间设立的诗歌奖并不少,关于民间文学奖的争议也不少,比如近期刚刚颁奖的路遥文学奖等。实际上,作为一个完全以个人名义和资源设立的民间文学奖项,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间的审美立场,最关键的还得看如何良性运作和持久坚持。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谢有顺则认为,建立一种有效的评奖制度至关重要,“保持一种文学价值标准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是一个文学奖能走得更远的关键所在。”
http://news.163.com/15/0416/15/ANB7L59400014Q4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