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翊国,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教授。
齐鲁网济南5月5日讯(记者 满倩)为树立和宣传当代优秀青年典型,引导和激励全省广大青年积极投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青年联合会决定,授予薛翊国等20名同志第19届“山东青年五四奖章”。
薛翊国,男,汉族,中共党员,1976年出生,博士研究生学历,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教授。
薛翊国多年来一直从事隧道地质灾害超前预报与防治研究,是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IAEG中国国家小组成员。2001年6月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2006年博士毕业于吉林大学地质工程专业,硕博连读期间,刻苦努力,成绩突出,多次获得国家一等奖学金和优秀研究生干部称号。2006年7月来到山东大学,加入山东大学李术才教授领导的岩土工程团队,参加了多项国家重大重点工程的建设。
“脚上沾满泥土的教授是好教授”——来到山东大学的第二天,他就出差到了当时最难建的山区高速公路——湖北沪蓉西高速公路,开展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科研工作,多次成功预报了大型暗河、溶洞群、突水断层等,如龙潭隧道特大型塌方、突水突泥灾害,提前12小时预警,避免了重大人员伤亡,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作为主要完成人,相关成果2010年获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7年他参加世界公认的高压岩溶裂隙水重大难题工程——锦屏二级水电站输水隧洞工程,开展国家重点基金项目“高压大流量岩溶裂隙水与不良地质情况超前预报和治理”的实施,多次不畏人身安全到突水的最前端开展科研工作,作为主要完成人,相关成果201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8年到中国第一,世界第三长公路海底隧道——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工程开展现场科研工作,隧道全长7800米,地质条件复杂,18条断层连通海底,一旦突水,将产生毁灭性灾难。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他成功预报了所有含水断层,未发生一起突水突泥事故,保证了海底隧道施工安全,薛翊国的研究成果为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的安全顺利通车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作为主要完成人,2010年和2012年他两次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前国际岩石力学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钧评价:“青岛胶州湾隧道的建成在我国隧道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很多技术、工艺属首创,在全世界来说都顶呱呱,很了不起!也为我国从‘隧道大国’向‘隧道强国’迈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0年,结合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的重大需求,他带领小组投入到我国第一座300万方大型地下水封储油洞库的科研攻关,负责储油库施工灾害超前预报预警与水封性评价等关键技术难题,经过近4年的不懈努力,他突破了国外在地下水封石油洞库领域的技术封锁,该成果被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组织的院士专家一致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研究成果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薛翊国一直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他说:科学问题在一线发现,科研思路在一线形成,科研目标在一线提出,科研内容在一线完成,科研成果在一线检验。
依托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面上项目、青年项目与20余项重大工程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共2000余万元,作为核心学术骨干参加国家973计划课题3项、国家863项目1项。截止到目前,薛翊国共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60余篇),以第一作者在SCTC、J Geo. Eng.等国际著名杂志上发表论文25篇,被引用600余次,其研究论文“高风险岩溶地区隧道施工地质灾害综合预报预警关键技术研究”获2011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奖,参编教著2部;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国家专利授权3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一等奖1项,国家能源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薛翊国是获得国家优秀青年基金的学者,也是为重大工程保驾护航的工程师,更是乐于分享的良师益友,多重身份的薛翊国似乎是时间的掌舵者,他参加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不仅为国家重点工程做出了贡献,同时他还发现,现场是最好的教室。2009年10月他成功在青岛胶州湾隧道工程现场建立了山东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将产、学、研、用相结合,教师在现场教学,发现问题、剖析问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为其将来的科研夯实基础。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实践基地起到了“丰富教学,提升科研,发展学科,培养人才”的作用,并获得了“山东大学优秀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荣誉称号。
针对国家对土木人才的最新需求,薛翊国积极推动“三三制”教学实践改革,并获得教改立项《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内容改革》,研究成果2010年获得山东大学研究生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山东省研究生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他担任山东大学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系2009级本科生班主任,成绩优秀,创下了地下系保研13人的历史最好成绩。他多年坚持不懈为学生开展第二课堂,从2008年开始,指导25名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取得了不俗战绩,多次获得山东省挑战杯大赛特等奖,2009年指导聂立超等4人在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二等奖,2010年指导张章一等10人在第七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荣获金奖,2013年指导的田昊等6人获得山东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和省“挑战杯”特等奖,他本人也荣获山东大学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2014年,他破格晋升为教授。
http://news.iqilu.com/shandong/yuanchuang/2015/0505/239442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