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山大(威海) 发起活动 上课不玩手机对学生有点难

发布时间:2015-05-11 00:00:00 发布来源: 作者:

  山大(威海)发起活动,呼吁学生上课不玩手机,记者采访发现“许诺”抛一边,还有学生不抬头

  “洛阳亲友如相问,请别烦我看手机;劝君更进一杯酒,请别烦我看手机;忽如一夜春风来,请别烦我看手机……”最近,一条关于手机依赖症的段子在朋友圈疯转,它图文并茂,描绘出了现代人沉迷于手机世界、不理会身边人的现象。段子最后,一张趣图戳中笑点,原来人类进化的终极版居然是拿着手机变成低头族。

2.jpg

昨日,山大(威海)一个班级的学生在展示承诺不玩手机的各色手环。 记者 王茂忠 摄

  这几天,山东大学(威海)校团委和学生会的官方微博热闹了起来,很多学生都将自己手戴彩色塑料手环的照片上传微博并且@校团委和学生会官方微博,还有人积极留言。仔细一看,原来照片中的手环上都刻着“21天的许诺”字样。昨日,记者了解到,原来,开展这项活动是号召大学生挑战“21天上课不玩手机”,拒绝成为低头族。这个活动自5月4日发起,已经有600多名学生参与其中。

  既然这个活动的主题是“21天上课不玩手机”,那么这些已经领取了手环的同学们是否做到了呢?为了寻求答案,记者联系到了其中一个参加活动的班级——2014级统计一班,该班51名学生都报名参加了活动。

  昨日上午,记者跟随2014级统计一班的学生一起上了一堂《高等数学》课。课前10分钟,大学生们陆续来到教室里,很多人拿着刚买的早餐,边吃边翻看书本,也有人边吃边玩手机。8时许,老师进来开始上课,记者观察发现,此前那几名玩手机的同学现在都自觉地放下了手机,用心听课。环顾四周,记者发现全班51名学生中,只有一男一女两名学生在偷偷翻看手机。

  上课5分钟之后,那名玩手机的女同学放下了手机,进入听课状态,但在上课期间,她先后有几次在查看手机信息。上课后,记者一直观察那名男同学,发现他大部分时间都在摆弄手机,完全不理会老师的讲课。他左手腕上的蓝色手环非常显眼,而这似乎对他没有任何约束力。

  该班学生张顺禹说,以前上课期间玩手机的现象的确比较常见,但是大部分同学都是隔一会儿拿出手机来看看有没有短消息或者动态之类的,整节课一直玩手机的现象也不多。自从全班同学都报名参加了这个活动之后,他明显发现这种课堂中间摆弄手机者大为减少,但也的确不排除有个别同学自制力差,带着手环仍在玩手机。

3.jpg

山大(威海)一名女学生在课堂上偷偷地摆弄手机。 威海晚报记者 王茂忠 摄

  记者调查:八成人丢了手机像丢魂

  微信、挂Q、发微博、打游戏、看新闻……手机功能越强大,人们对手机的依赖越大,不少人变成低头族。“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在低头玩手机!”这个网络上流传很广的“至理名言”,正是很多人真实生活的生动写照。

  我们身边的人是否也存在这种情况?记者对30位市民进行了随机调查。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约八成市民对手机非常依赖,主要表现为:从来不关手机,睡觉前和起床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看手机;家庭、朋友聚会吃饭时先拍照,然后各自摆弄手机,微博、网页各种刷;视力越来越差,身体越来越差,沟通能力越来越差;经常工作时打私人电话,开会时更新个人网络动态,手机代替沟通进行社交活动;丢了手机如同丢了魂,等等。

  海大医院心理学专家朱红梅介绍,所谓手机依赖症,是指以手机作为人际互动主要手段的群体,存在强烈的、持续的需求感和依赖感的心理和行为。这类人如果离开手机很短时间,就会感到焦虑甚至恐惧。

  通过此次调查记者发现,对手机存在依赖症的人,集中在16~45岁阶段,多见于白领人群。在接受调查的30名市民,有八成人出现手机依赖症的症状。此外,手机不仅偷走了大家的时间,影响现实社交,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有60%的参与调查者表示,玩手机减少了与身边人当面沟通的机会;40%的白领表示,手机影响了个人的工作学习计划;30%的人表示,拥有智能手机之后,明显感觉身体状态在下降。  

  专家说法:不当低头族,多与人当面交流

  5分钟不看手机就心慌,10分钟不看手机就不知所措——手机依赖症已经逐渐渗透到身边的每一个人。海大医院心理学专家副主任医师朱红梅介绍,手机依赖症的危害非常大,它不仅会逐渐减弱人的人际交往能力,而且也会对颈椎大脑产生很多的副作用。

  “现在能离开手机的人没有几个,好多年前我就认识一位朋友,一会儿不看手机就很焦虑,总觉得会错过客户的电话。”朱红梅说,有手机过度依赖症的成年人,多数来自工作的压力。而现在手机依赖症出现了低龄化的变化,很多中小学生沉迷于手机游戏,以弥补接触不到网络的缺憾。

  “克服手机依赖症非常迫切,大家可以增加和身边朋友的面对面接触,比如一些定期的读书会等。也可以尝试着不带手机去参加朋友聚会等,慢慢减缓这种依赖。有一个笑话,说从手机电池能看出情侣和朋友之间的感情,两个人见面,如果手机电池一直是满格的,那么感情非常深厚;如果手机电量急速减少,那说明两个人的感情出了大问题。”朱红梅说,这个笑话也从侧面说明,与好朋友的面对面交流,能有效减缓手机依赖症。

  此外,如果客观条件允许,最好多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如:听音乐、外出散步、郊游、健身等。如果对手机依赖过于严重,甚至不能出门融入真实社会,就要去看心理医生,以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相关链接

  手机成夫妻间“电子情敌”

  全国妇联喊低头族每天关机1小时

  过度使用移动电子产品已经影响到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和个人健康。日前,全国妇联进行了中国家庭幸福指数与移动电子产品关系的调查,结果显示,陪伴配偶时使用移动电子产品的被调查者,婚姻幸福感显著低于陪伴配偶时不用和有时用移动电子产品的被调查者。晚上玩移动电子产品的频率越高,婚姻满意度就越低。

  在参与调查的31344人中,73.3%的被调查者的智能手机24小时开机。43%的被调查者表示,会在家庭聚会中各自玩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在与配偶相处时,人们也难以放下手中的移动电子产品,移动电子产品已经成为夫妻间的“电子情敌”。

  中南医院心理咨询室专家黄怀钧介绍,手机依赖症易发于白领人群,如果依赖感强还会引起脾气暴躁、焦虑等情绪。如果手机或者电子产品出现故障、电量低等情况,这类人就会心神不宁,这都是电子产品依赖症的表现。

  为此,全国妇联倡导每天关机一小时,有限制地使用移动电子产品,家人之间应回归面对面沟通。(据《长江商报》)

http://www.whnews.cn/news/node/2015-05/09/content_6355935_3.htm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