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拟在山东6地举办卫星会议

发布时间:2015-05-16 00:00:00 发布来源: 作者:

1.jpg

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百日倒计时启动。

  齐鲁网济南5月16日讯(记者 满倩)2015年5月16日,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百日倒计时新闻发布会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大会拟在济南、青岛、淄博、泰安、济宁、聊城等山东六地举办卫星会议,向世界各地学者展示山东历史的深厚底蕴和中华优秀历史文化。

  据介绍,本届大会是有着“史学奥林匹克”之称的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自举办115年以来首次走进亚洲,首次在中国举办,既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走向世界的标志,也是展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体现,更是一次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去的绝佳时机。

  本届大会将以“历史:我们共同的过去和未来”为主旨,设有4场主题研讨、27场专题讨论、18场联合讨论、19场圆桌会议,还有国际历史学会17个附属组织会议,共计150多场次。通过上述这些会议,搭建起中外历史学家合作交流的平台,推动中国历史学乃至整个人文科学的发展。同时,这次大会也是继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后,再次把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崭新的发展面貌呈现给世界的难得机遇,对于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具有不可低估的政治和文化意义。

  大会自申办成功以来,山东大学与中国社科院、国际历史学会积极沟通,确立了如下办会原则:一是坚持学术主导,充分彰显大会的学术水平。从大会的设计和组织来看,筹划了多种方式、多个层面的对话交流活动,注重会议的学术性和前瞻性,把大会打造成高端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二是尊重办会传统。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一百多年来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办会模式,本届大会工作创新建立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以开放、理性的态度组织办会。三是坚持一流标准。精心策划各类项目,做好大会各项工作。四是坚持勤俭办会。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会风的要求,在确保办会质量的前提下,厉行节约,精打细算,不追求排场,务求实效。

  截至目前,共有来自7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800人报名参会,其中外国注册学者有777人,在参与国家数目上创历史新高,超过了1975年旧金山大会75个国家代表参会的最高纪录。预计将有超过2000位中外嘉宾与会。

  为了向世界全面地展示山东历史的深厚底蕴,凸显各地文化特色,提升齐鲁文化的软实力,在国际历史学会和中国史学会的支持下,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拟在济南、青岛、淄博、泰安、济宁、聊城等六地举办卫星会议。济南市卫星会议将结合大会日程中“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和“史前叙事”分会场议题,以“比较视野下的龙山文化与早期文明”为题,从世界早期文明比较研究的角度,探讨龙山文化及中华文明起源相关为题。齐鲁文化与儒家文明是华夏文明的主要来源及组成部分,在当今的山东大地上留下了丰厚的有形和无形的文化遗产,其价值及载体有待进一步挖掘与保护。本次会议拟结合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国家认同与世界遗产”、“足球:全球化进程的一面镜子”、“伦理和历史”等议题,在淄博、济宁、泰安、聊城举办四场卫星会议,分别为 “蹴鞠与齐文化”、“儒家文明与当代世界”、“全球视野下的泰山文化”和“大运河与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与保护”,凸显齐鲁文化对中华文明及世界文明的贡献。此外,青岛将以“城市化与国际化”为主题,全方位、多层次地研究青岛近代城市化进程,探寻青岛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和发展趋势,进一步提升青岛的国际化形象。以举办地的历史文化特色作为卫星会议的主题,是本届大会的一大创新。

  教育部历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年会及全国历史系主任联席会议将作为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平行会议在山东大学同步召开,届时全国将有200多名教指委委员和历史系(学院)主任(院长)与会。在国家人社部的支持下,全国历史学博士后学术研讨会也将在山东大学同步举行。本届大会举办期间,还将举行“研究生墙报展”,展示青年一代历史学者的风采。另外,大会将举行首届“国际历史学会-积家历史奖”颁奖晚会,这是大会115年历史上首次颁发学术奖项。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省支持保障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主任陈绍民、国际历史学会执行局委员陶文钊、中国史学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王建朗;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的学者、嘉宾;40余家媒体的新闻记者;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山东大学组委会专家咨询组、秘书组会务同志及师生代表200余人参加了新闻发布会。

http://news.iqilu.com/shandong/yuanchuang/2015/0516/2407090.shtml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