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南5月16日讯(记者 许亚薇) 5月16日,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百日倒计时启动仪式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会上,山大校长张荣就目前大会会务筹备情况进行介绍,目前,已有来自7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800人报名参会。
据介绍,有着“史学奥林匹克”之称的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已有115年的历史,第22届大会是115年来首次走进亚洲,落户中国济南。
本届大会时间为2015年8月23日到25日,将以“历史:我们共同的过去未来”为主旨,设4场主题研讨、27场专题讨论、18场联合讨论、19场圆桌会议,还有国际历史学会17个附属组织会议,共计150多场次。“通过会议,搭建起中外历史学家合作交流的平台,推动中国历史学乃至整个人文科学的发展。”张荣说,对于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
截至目前,共有来自7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800人报名参会,其中外国注册学者777人,在参与国家数目上创历史新高,超过了1975年旧金山大会75个国家代表参会的最好纪录。大会预计将有超过2000位中外嘉宾与会。
为了向世界全面地展示山东历史地深厚底蕴,凸显各地文化特色,提升齐鲁文化软实力,在国际历史学会和中国史学会的支持下,第22届国际史学大会拟在济南、青岛、淄博、泰安、济宁、聊城等六地举办卫星会议。以举办地的历史文化特色作为卫星会议的主题是本届大会的一大创新。
张荣说,齐鲁文化与儒家文明是华夏文明的主要来源及组成部分,在当今的山东大地上留下了丰富的有形和无形的文化遗产,其价值及载体有待进一步挖掘与保护。本次会议在淄博、济宁、泰安、聊城举办四场卫星会议,分别为“蹴鞠与齐文化”、“儒家文明与当代世界”、“全球视野下的泰山文化”和“大运河与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与保护”,凸显齐鲁文化对中华文明及世界文明的贡献。青岛将以“城市化与国际化”为主题,济南市卫星会议将在章丘召开,以“比较视野下的龙山文化与早期文明”为主题。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始办于1900年,每5年举办一届,被誉为“史学奥林匹克”,至今已举办了21届(世界大战期间未能举行),每届参会的各国历史学家都在1500—2000人之间,是世界历史学家的盛会。
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的第21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上,经过大会陈述、执行委员会投票等程序,最终以36票支持、8票反对、5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将在中国济南的山东大学举行的议案。在此之前,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从未在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举办过。
http://epaper.qlwb.com.cn/qlwb/content/20150517/ArticelA05004FM.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