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济南5月25日讯(记者 刘雅菲)25日,记者从山东大学艺术学院获悉,6月6日晚7:30,由山东大学艺术学院交响乐团和合唱团排演的“黄河大合唱——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专场音乐会”将在山东省会大剧院音乐厅上演。
据了解,音乐会上将演出整部《黄河》钢琴协奏曲和《黄河大合唱》。著名指挥家徐学敏担任指挥;著名男中音歌唱家雷岩、山东大学艺术学院青年教师范雅婷将担任独唱;山东大学艺术学院青年教师孙天担任钢琴独奏。
《黄河大合唱》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这是一部凝聚着冼星海卓越才华和杰出创造性的优秀作品,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作品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作品由《黄河船夫曲》(合唱)、《黄河颂》(男声独唱)、《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黄水谣》(女声合唱)、《河边对口曲》(对唱、合唱)、《黄河怨》(女声独唱)、《保卫黄河》(齐唱、轮唱)和《怒吼吧!黄河》(合唱)等八个乐章组成,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钢琴协奏曲《黄河》取材于冼星海所作《黄河大合唱》,1969年由殷承宗、储望华、刘庄、盛礼洪等人改编为钢琴协奏曲;全曲分为《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愤》、《保卫黄河》四个乐章。作品运用了西洋钢琴协奏曲的表现形式,通过器乐化的音乐语言反映出中华民族热爱和平、保家卫国的决心。不仅在当时引发了强烈反响,还因为其流畅的旋律、华丽的技巧、丰富的层次和壮阔的意境,成为我国最成功的钢琴音乐巨作之一。
山东大学交响乐团成立于2008年10月,由山东大学艺术学院优秀青年教师和学生组成,山东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李晓峰任团长,指挥家徐学敏任音乐总监,乐团现为双管编制,是一支年轻、充满活力、训练有素的交响乐团。建团以来,排演了贝多芬第一、五交响曲、德沃夏克第八、九交响曲,贝多芬第一、五钢琴协奏曲、圣桑第二钢琴协奏曲、格里格钢琴协奏曲,拉罗《西班牙交响曲》、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肖松小提琴《音诗》、维厄当第五小提琴协奏曲等近百余部(首)中外经典交响乐作品。2010年排演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欢乐颂》使乐团达到了新的高度,2011年成功排演大型民族交响清唱剧《江姐》,实现了乐团向歌剧的跨界。乐团曾与韩国指挥家廉镇燮,钢琴家朴明淑,中国青年小提琴家高参、谢昊明,钢琴家姚晓云、古筝演奏家丁雪儿,二胡演奏家于红梅、王颖,歌唱家雷岩、李秀英、常思思、李振涛、曲丹等进行成功的合作。成功举办2009至2013五届“齐鲁新年音乐会”,进行了高雅音乐进校园及省内青岛、威海等地巡回演出,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赞誉。
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合唱团由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学生组成。建团以来,合唱团排演了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合唱》、歌剧《江姐》、大型原创交响诗画《黄河入海流》等大型合唱作品,曾与韩国著名合唱指挥家廉镇燮、德国著名指挥家艾伦•巴赫等国内外著名指挥家合作并得到他们的悉心指导。合唱团朝气蓬勃、特色鲜明,能够出色的演唱各种不同语言和风格的难度很大的合唱作品,呈现出较高的艺术水平。为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精粹,活跃校园文化氛围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山东省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好评。2013年6月,合唱团经中国文联选派,赴台湾新竹参加了第六届海峡两岸合唱节合唱比赛,获得金奖第一名的好成绩,在两岸掀起了强烈的反响,成为了山东合唱历史上新的突破。
http://www.qlwb.com.cn/2015/0525/38847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