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创始于1900年,常规每五年一届,至今已举办21届,素有“史学奥林匹克”之称。
中国与大会的交集起始于1905年。一百多年来,陈训慈、向达、蔡元培、傅斯年、陈寅格、胡适、胡乔木、季羡林等都积极推动过中国与大会的交流。2010年,在阿姆斯特丹第21届大会上,经大会投票,通过了2015年8月在中国济南举办第22届大会的议案。这是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创办以来首次在中国及亚洲国家举办。
目前已有80多个国家的2000余名中外历史学家注册参会。2015年8月23-29日,中外史学家将围绕着80多个议题,举行150多场学术讨论。
中国与大会的关系,既深刻反映了中国史学融入国际的曲折历程,也反映了大会国际主义的和平宗旨与中国文化的深层契合。“中国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国”,是中国与大会关系的完整概括
本周六上午,大众讲坛邀请到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中国历史评论》主编,山东省历史学会会长;中国史学会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山东大学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筹备委员会专家咨询组组长王育济教授为大家讲《中国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讲座时间:2015年5月30日(周六)上午9:30
讲座地点:山东省图书馆一楼报告厅
咨询电话:85590666
http://sjb.qlwb.com.cn/qlwb/content/20150528/ArticelA22004FM.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