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横四纵”32站点串联古城商埠、四大泉群、千佛山。
29日,济南市规划局举办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面复会。在此次“交通市政规划专题”面复会上,济南市有关负责人结合济南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回应了热点问题。在道路慢行系统建设上,济南将打造“一横四纵”长度约28公里的泉城之路慢行通道,32个站点串联古城商埠、四大泉群、特色街道及千佛山、泉城公园等。此外,在“三横四纵”快速路网建设上,北园高架桥东延(工业北路高架)正开展前期方案研究,待条件成熟时将抓紧实施。根据规划,北园高架桥东延拟至郭店立交。
1 慢行通道串联四大泉群千佛山
慢行交通模式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济南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说,规划将济南步行系统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中心型、外围型和依托轨道型。
中心型慢行社区布局在城市中心区、重要公共建筑周边、主要交通枢纽、城市核心功能区、市民活动聚集区,服务半径为2000m左右。外围型慢行社区布局在城市副中心、中等规模公共建筑周边、城市一般功能区,服务半径为1200m左右。轨道型慢行社区布局在城市轨道站点周边的地区,服务半径为800m左右。
“规划结合济南的泉城特色,打造‘一横四纵’长度约28公里的泉城之路慢行通道。”该负责人说,通道串联古城商埠、四大泉群、特色街道及千佛山、泉城公园等。
一横主要途经了中山公园、大观园、万达广场、恒隆广场、山东省话剧院、正大时代广场、银座数码广场、百花剧院;四纵主要途经:济南站、中山公园、市中区政府、美食街、英雄山、七里山;大明湖北轨道站、大明湖、五龙潭、趵突泉、泉城广场、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泉城公园;济南东站、大明湖、黑虎泉、佛山苑、山东大学千佛山校区、千佛山;百花公园、山东大学中心校区、银座数码广场、山东建筑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中医药大学、千佛山。
从慢行通道的站点布局来看,大明湖、千佛山景区相比其他地方都多出一个站点。
该负责人说,规划还制定慢行设施规划指引,对道路横断面、交叉口、无障碍设施提出了详细要求,充分保障慢行交通的路权优先。如对济南中心城区不同等级的道路,依据其承载功能不同,提出道路横断面控制的约束条件,对快速路、主干路要求设置不小于4.5米的自行车道和2.5米的人行道,对城市次干路要求设置不小于3.5米的自行车道和2.5米的人行道。
2 北园高架东延拟至郭店立交
代表委员针对交通问题,从不同层面分析原因,研究提出解决思路。赵勇委员、宋胜玉委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高架路网的提案。
对此,济南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说,根据规划,济南建了“三横四纵”的快速路系统,“三横”指北绕城高速、工业北路—北园大街、二环南路及其东西向延长线;“四纵”指东绕城高速、二环东路及南延长线、顺河高架及南延长线、二环西路及南延长线。市政府逐年加大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快速路逐步成网,二环西路、二环南路及东西向延长线、二环东路南延等快速路建设工程正在按计划展开。
该负责人说,高架路是城市快速路的建设形式之一,在一定时期内可满足机动车出行需求,缓解交通拥堵,但也存在增加城市上空尾气噪声污染、割裂破坏城市景观、桩基深度大、影响地下水流等问题,同时高架桥交通流量较地面道路更容易饱和,难以疏解自身的交通拥堵,因此在城市中心区增设高架桥形式的道路需要慎重评估后确定。
规划中历山路(红线宽60米)、纬二路(红线宽50米)、纬十二路(红线宽60米)、经一路(红线宽40米)、经七路(红线宽50米)和经十路(红线宽60-84米)均位于城市中心区,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路,历山路、经十路部分路段位于泉水保护敏感区,因此在以上几条道路上建设高架路暂不具备条件。
此外,顺河高架桥南延(玉函立交至英雄山立交桥)已提出方案,北园高架桥东延(工业北路高架)正开展前期方案研究,待条件成熟时将抓紧实施。
按照规划,工业北路(北园高架东延)快速路工程西起全福立交,东至东绕城高速郭店立交,全长约13.6公里,同步建设地面BRT系统,成为济南市快速路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古城区和奥体片区将建自行车租赁系统
人大代表田洁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将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作为突破口,建设高品质的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的建议。
对此,济南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说,建设公共自行车系统是引导市民转变出行方式的重要措施。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研究,形成了推进公共自行车规划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由市停车管理办公室牵头,市停车建设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运作,共同推进公共自行车系统规划建设。
《济南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中提出了公共自行车系统,这是一种免费或低收费的自行车租赁系统,是缓解交通压力的有效策略。
依据公共自行车的需求预测,以及成网成系、方便换乘、因地制宜、景观协调、远近结合的原则,明确了公共自行车的功能定位、布局重点和规模,规划了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布局。通过对步行、自行车交通系统的网络构建特色打造,分阶段地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慢行交通系统,承担中短距离通勤功能,引导“慢行+公交”交通模式建立。
根据规划,明确在古城区和奥体片区率先建设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并在趵突泉景区内进行试点。
4 商河、平阴、章丘将建市域铁路
面复会上,济南市规划院有关负责人介绍了“济南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规划站在与城市总体规划同等重要的高度,以实现城市交通引导土地利用发展为基本策略,着力构建以大运量公共交通网(城市客运铁路、轨道快线、轨道干线)引领、中运量公共交通网(BRT及现代有轨电车)应急、常规公共交通网优先的“三网合一”城市客运系统。
具体来看,大运量公共交通包括城市市域铁路,今后将建设济南至商河、济南至平阴、济南至章丘的市域铁路。除了市域铁路,第二个层面的大运量公共交通为市区快线,也就是现在正在详勘或报批的轨道交通R线,同时还要建市区干线,例如规划在大纬二路、经十路上的轨道线。
第二个就是中运量,市民比较了解的就是运行多年的BRT,中运量体系可以弥补大运量线路不够多的问题,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优势。目前,市政府正在研究新的BRT系统,还有新的有轨电车系统。第三个就是市民常见的公交体系,包括快线、支线、社区线、定制交通等。此外,济南市还将对慢行系统进行改善,呼吁市民绿色出行。
http://sjb.qlwb.com.cn/qlwb/content/20150530/ArticelC01002FM.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