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市委组织部举办的全市招商引资与园区建设专题研讨班上,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黄少安和上海市商务委综合处原处长、副教授宋锦标,分别就目前招商引资工作中的热点问题,为研讨班学员传授了招商引资的宝贵经验,对如何做好新常态下的招商引资工作建言献策,抛出了“金点子”。注重形成产业集群
经济新常态下,招商引资要招什么样的“商”?招商引资有哪些新模式?对此,黄少安认为,选择招商项目首先要具备战略发展的眼光,优先吸引代表未来发展趋势、没有污染的项目到济南落户,以此带动当地的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另一方面济南市也要特别关注本地企业,改造已有企业,为企业引来“技术投资”。
宋锦标认为,招商引资要注重形成产业集群,这是世界经济发展大趋势。济南市要立足实际,积极开展有目的的招商,逐步做到“补链成群”,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延展产业链,做大产业集群,在产业配套上多做文章。
发挥资源禀赋优势
如何打破传统思维、创新引资思路,“拿什么招、怎样招”?
对此,宋锦标认为,招商引资首先要发挥当地资源禀赋优势。所谓资源禀赋,是指在现有条件下一个地区所拥有的资源情况,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而除了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实际上还有一个企业资源,这容易被人忽略。”宋锦标举例说,江苏太仓如今成了德资企业集聚的洼地,慧鱼、通快等共超过180家德国企业在此相继落户。众多德资企业选择太仓,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其超前的招商理念——“以商引商”。比如,舍弗勒集团前任总裁克罗斯特,退休后就在太仓专门成立了咨询公司,在他的“牵线搭桥”下,先后有10多家德国企业落户太仓。“利用现有企业去二次招商。”提升招商人员实战能力
招商引资是一门专业,搞好招商引资首先要有一批懂行的人。黄少安认为,作为山东省会,济南在引进人才上有优势,要更加注重吸引和培养人才,让海内外的优秀人才乐意到济南来创业,而且能够创业成功。
宋锦标也认为,新常态下,要切实加强对招商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实战操练,提升招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实战能力。此外,还要建立健全政府、主管部门、中介组织和招商主体“四位一体”的招商体制,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市场的配置作用,加大软环境建设。 (本报记者沙文婧)
jnrb.e23.cn/shtml/jinrb/20150611/144825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