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硝烟刚刚散去,素有“小高考”之称的自主招生考试烽火又起。昨日,山东大学举行自主招生测试,来自全国的1000余名考生各展才学,只为争夺学校提供的300个自主招生名额。据悉,今年山大的面试题比较“常规”,大部分考题与专业特色结合较紧,试题虽然花样不多却难度不小,重在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专业”考题 考查学生综合能力
今年,山大将按笔试占40%、面试占60%的比例给出综合成绩,并改革了笔试测试方法:
文科类学科命题作文/论文+面试
工科类上机方式技能测试+面试理科类和英语专业学科特长笔试+面试
例如,哲学类的笔试题只有一道“用唯物辩证法分析政治经济深刻发展”的学科命题作文。
采访中记者获悉,今年山大的面试形式为3名考官面对1名考生,每名考生的面试时间约为十几分钟,“雾霾”、“温室效应”、“臭氧空洞”等环境热点均成为面试话题。考生们普遍表示,考题有一定专业性,但开放度很高,答题范围比较广,难度不低,侧重考查综合能力。考官们也非常善于追问,一位考生在阐述观点时提到自己看过《战争与和平》一书,考官立即联系书中的内容进行了一系列提问。
业内人士表示,今年的自主招生政策更强调招录“偏才怪才”,考生即便拿到了考核“入场券”,在考核中要拿到“合格证”也不容易。考生的学科特长在学科竞赛成绩中已经有所体现,因此自主招生才会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专业选择固然重要,但单方面能力突出也很难完成学业,个性化招生就是避免出现高分低能的考生。”测试时间 近700人因“撞车”弃考
此前,山大公示的自主招生初审合格考生名单显示,共有1702名考生通过了学校的初审,而学校公布的自主招生面试时间段安排表上只有1021名考生,也就是说有近700名通过初审的考生未能参加山大的自招测试。
“今年的自招测试首次放到高考后进行,全国共有80多所高校将自招测试时间安排在了6月13日和14日两天,虽然政策允许考生参加多个高校的测试,但由于测试时间大‘撞车’,大部分家长还是选择让孩子只参加一所高校测试。”山东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高考结束后,考生会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选择把握性更大的高校参加测试,部分通过山大初审的考生放弃参加学校测试,也在情理之中。
家长“点赞” 自招放在高考后更人性化
刚刚经历完高考,考生又走进自主招生的考场,自招测试放到高考后,考生真的会受益吗?现场不少陪考的家长表示,自主招生测试放到高考之后,既不耽误备战高考,又可以让孩子轻松应考。
“高考之前准备自招,孩子们参加自主招生考试总是要到处奔波,对高考是有影响的,负担也很重。”来自山西的考生家长车先生表示,自招放在高考之后进行更加人性化,孩子准备考试的心态会更轻松,选择学校也会更理性化。“高考结束后,我们一家人就来到济南提前熟悉环境,现在孩子的心态还是比较放松的。”
一位来自甘肃的考生家长表示,80多所高校测试时间“撞车”,孩子只能从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学校参加测试,这样在选择高校时也会更加理性。另外,自主招生在高考前举行只是“掐尖”,放在高考后则可以打捞“漏网之鱼”。有些学生在某一科特别突出,但高考总分并不突出,在高考后进行自主招生,这些学生就可以有机会得到高校的青睐。 (本报记者 史春勇)
http://news.e23.cn/content/2015-06-15/2015061500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