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马荣久:以书为友天天看

发布时间:2015-07-13 00:00:00 发布来源:齐鲁晚报2015年07月13日 作者:马荣久

  马荣久(山东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暑假马上就要到了,难得会有近两个月的空暇。书籍作为一种精神食粮,也是汲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以书为友天天看,这是不能断流的潺潺小溪!

  因为工作的关系,自己大致会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去做。然而,明确的读书计划往往是没有的,这也许是因为所谓的计划时时处于执行中的缘故吧。

  最近朋友问我假期要读哪些书,我几乎不假思索地说,有两本书早在我的读书日程上了,很希望慢慢去读懂它们。

  一本书是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的《世界秩序》。这位享誉世界的战略家和外交家在世界上是一个智者的形象。他的智慧源于他对历史经验的不断总结,源于他的历史视野和世界眼光的有机结合。《世界秩序》是基辛格在他91岁高龄时推出的第21本著作。顾名思义,《世界秩序》是一本观察和思考世界秩序面临的挑战和未来走向的书。这本书既是基辛格60年外交生涯的经验总结,又是对400年来国际秩序变迁的历史思考。根据时下的评论,书中有许多深刻分析和卓越见解,给人以启发。比如,根据历史经验,西方秩序是否具有普遍性?美国主导世界秩序是否衰落?出路何在?中国和美国,分别作为崛起中的大国和守成大国,如何塑造世界秩序的未来?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阅读此书了。

  另一本书是弗朗西斯·福山的《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这位早在1989年就提出西方民主制度是“历史终结”的政治学家是否改变了他的想法呢?福山的《历史的终结?》1989年在美国保守杂志《国家利益》发表后不久,柏林墙倒塌。当时,他年仅36岁,还是一个相对不为人知的美国国务院政治规划小组成员,但他的观点迎合了西方的必胜信念情绪。到苏联解体时,他的看法似乎已成为“先见之明”。此后,他很快离开政府部门并签署一份协议:书商开价60万美元要求其撰写首部著作《历史的终结和最后的人》,只是这次已去掉了问号。但当福山撰写《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时,他的思想已从《历史的终结?》中走出。“回顾从《历史的终结?》一文发表到现在的时光,我们得从这样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开始,那就是2014年已然不同于1989年。”2014年9月初,福山在为《华盛顿邮报》撰写的一篇文章中这样感叹。那时距离他的新书《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从工业革命到民主全球化》正式发行已不到一个月。那么,福山新著中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强大的政府、法治和民主问责制”三者的顺序非常重要,但民主并不是第一位的,“强政府”才是首要的。至此,我们可以带着这样的疑问看书了:到底是什么引发了以福山为代表的西方学者谈论“强政府”的思潮?福山又如何诠释他对政治衰落的理解?(来源:齐鲁晚报)

http://www.kaixian.tv/gd/2015/0713/835100.html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