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家门口”竞争大,不少考生往省外走

发布时间:2015-07-20 00:00:00 发布来源:山东商报2015年07月20日 作者:徐玉芹

lscm20150720a0008v01_1.jpg 

本报举办的高考大讲堂为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资料片)记者傅琪媛摄

  “老徐,我家孩子上了西南大学提档线了!”“老徐,我家孩子上中山大学提档线了!”“老徐,我家孩子去了天津大学……”7月18日晚9点半,普通文理类本科一批第一次志愿投档统计表公布后,山东商报高考交流群里报喜声此起彼伏。与往年报考学校围着“家门口”转不同,今年查到进档的考生,有相当一批选择了省外院校。这让人忽然想到省内热门院校今年投档最低位次的降低。 本版撰稿记者徐玉芹

  省内热门院校投档最低位次降了
  
  首先是三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今年投档最低位次的下降:

  山东大学:文科投档最低分619分,超一本线51分,线差比去年减4分,最低分在一分一段表中所对应位次为1841位,比去年降低443位;理科投档最低分644分,超一本线82分,线差比去年减1分,最低分在一分一段表中所对应位次为7662位,比去年降低1023位。中国海洋大学:文科投档最低分为618分,一分一段表对应位次为1958位,2014年为1716位; 理科投档最低分为637分,一分一段表对应位次为10234位,去年则只有9614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今年文科投档最低分为607分,在一分一段表中的对应位次为3492,而去年文科最低位次为3265;今年理科投档最低分为619分,一分一段表对应位次为19224,2014年则为15260。

  尽管两个位次一个为一分一段表中的位次,另一个为实际位次,但仍不难看出,今年我省三所部属高校的整体录取位次是有所降低的。

  三所部属高校之外,山东财经大学今年的整体投档位次也出现明显下滑。2015年文理类本科一批投档单显示,2015年山东财经大学文科投出1189人,投出最高分624分,最低分580分,最低分在一分一段表中对应位次为10678,比2014年降低2310位; 理科投出2865人,投出最高分646分,最低分587分,最低分在一分一段表中所对应位次为43896位,比2014年降低7858个位次。

  热门院校投档最低位次缘何降低?
  
  有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招生专家分析说,部属高校录取位次的降低,主要原因是山东考生正在把目光从“家门口”大学调离。“家门口学校虽好,但竞争也非常激烈,不如让孩子往省外走。省外院校虽然计划少,但6个学校拿一个出来冲冲还是值得的。”山东商报高考交流群不少家长持这样的观点。

  也有的家长希望孩子换个成长环境。“我希望孩子四年大学能够到南方去看看。”“实验15理房子”在给孩子选志愿的时候,把目光投向了浙江。浙江工商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排在第一、第二院校位置。

  此外,不少家长开始尝试运用填报技巧,比如“距离换分”,再比如愿意接受任何专业。在这种情况下,不少人愿意拿出一两个位置去冲省外院校。这在顺序志愿条件下是无法实现的。

  而对于山东财经大学的“降温”,招生专家分析认为,与考生和家长对财经类专业从盲目追逐,到理性回归有关。“家长发现,社会对财经类专业的需求并没有想象那么旺盛,所找工作也并没有想象那么高大上,便不再念念不忘。”

  相关链接

  一本明天征集志愿 二本第一次志愿明天开报
  
  根据日程安排,7月19日文理类本科一批第一次志愿录检结束后,20日就开始整理数据,并公布本科一批征集志愿、农村专项计划征集志愿的计划缺额,以供次日、也就是7月21日9时至17时本科一批征集志愿的填报。这也意味着,最迟7月21日9时前,本科一批第一次志愿的录取结果将对外公布。

  此外,7月21日除填报文理类本科一批、农村专项征集志愿(含是否服从调剂志愿)外,艺术类本科一批、体育类本科批第一次征集志愿,文理类本科二批、春季高考本科批第一次志愿也将同时填报。填报时间为当日9:00至17:00。

  有些热门专业也“降温”了

  “今年我们学校的专业报考趋势也有波动,像往年不太受学生青睐的基础性学科,比如数学、物理、化学,今年呈现升温趋势。计算机类专业前些年出现过剩,今年也开始回暖。”

  山东师范大学招办副主任赵湘轶告诉记者,山师往年一向报考火爆的财务管理专业,今年的火爆程度也明显降低。赵湘轶认为,出现这种变化,“应该与大环境有关。”

  山东建筑大学今年在分配专业时也发现,有些专业开始降温。“像我们的城乡规划专业,往年分都特别高,今年偏低。第一志愿报考还可以,但已经明显趋于理性。”山东建筑大学招办主任郭念峰告诉记者,今年他们学校的土建类专业也不如去年火,比去年降了18分。

  这一专业在青岛理工大学也出现了同样情况。

  郭念峰也认为,专业报考的冷热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很大。“房地产市场的萧条,基础建设速度的放慢,恐怕是这一类专业降温的主要原因。”

  他不否认考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时开始趋于理性,但同时指出,考生和家长对专业的判断,也仅仅着眼眼前,而对专业的未来发展判断不足。“四年前土建类专业还是报考热门,谁能想到今年就开始降温?”

  郭念峰认为,平行志愿实行到第三年,随着考生和家长对政策的逐渐熟悉,和对高校、专业了解的越来越多,报考时盲目性明显降低。但接下来考验的是考生和家长对高校和专业未来发展的研判能力,“这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http://60.216.0.164:99/html/2015-07/20/content_165757.htm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