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23日在济南召开 115年来首次走进亚洲

发布时间:2015-08-18 00:00:00 发布来源:中国网山东2015年08月18日 作者:李晓梦

  中国网山东8月18日讯(记者 李晓梦)由中国史学会和山东大学承办的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将于8月23日至29日在山东济南举行。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创办于1900年,每5年举办一届,是当今影响最大的历史学国际盛会,素有“史学奥林匹克”之美誉。

20150818020720829.JPG

历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举办时间及地点一览 (图据网络)

20150818020749670.JPG

  1900年,第九届世界博览会在法国巴黎举办,作为博览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首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也在巴黎召开。(图据网络)

  本届大会是首次在亚洲国家举办,将有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0名中外历史名家云集济南,共襄盛举。大会设有四个主要议题,分别是“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情感的历史”、“世界史中的革命:比较与关联”、“历史学的数字化转向”。大会还安排了特别议题、联合议题、圆桌会议、国际历史学会附属组织会议、特别会议、晚间会议、颁奖晚会、青年学者墙报展示、平行会议等150余场学术活动。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始办于1900年,每5年举办一届,是世界历史学家的盛会。然而一个多世纪以来,这个号称史学界“奥林匹克”的大会从未走出过欧美。

  2005年,第21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荷兰举行。经过大会陈述、执行委员会投票等程序,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最终花落山东大学。

20150818020811430.JPG

  2010年8月26日下午,在国际历史学会举行的第二次会员国代表大会上,代表们以8票反对、5票弃权、36票赞成的投票结果,选定“中国济南为2015年举办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举办地”。(图据网络)

  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山东大学组委会秘书处秘书长、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方辉介绍说,早在上世纪30年代,中国就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有了初步接触,但随着二战爆发及随后的长期冷战,中国与国际史学界的交流被阻断。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史学会成立,中国史学研究成果越来越得到世界同行的关注与认可;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行影响深远;全球经济危机时期,中国恢复经济发展的实力和信心鼓舞世界。这些都为申办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创造了充足的条件。

  中国史学会经过审慎分析,由会长张海鹏提出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申请,并得到国务院、山东省人民政府的支持,时任山东省长的姜大明亲自签署致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执行局主席的专函希望大会能在山东举办,并承诺当好东道主。

  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将以“历史——我们共同的过去和未来”为主旨,8月23日至29日间设有4场主题研讨、27场专题讨论、18场联合讨论、19场圆桌会议、国际历史学会17个附属组织会议等,共计150多场会议。

20150818021448744.JPG

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形象标识 (图据网络)

  本届大会形象标识由祥云、汉画像车马、ICHS以及2015 JINAN CHINA构成。祥云体现中国元素;汉画像车马寓意历史的车轮;ICHS为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英文首个字母缩写;2015 JINAN CHINA表明了举办地点与时间。

  “在这个标识中,朱砂红是故宫城墙的颜色,红色也是山东大学的主色调,体现出内敛与稳重,象征着中国人对吉祥、美好的礼赞,也代表着中国人民对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祝福与盛情。整个形象标志简洁而深刻,展示着历史与文明的演进;它凝重而浪漫,体现了东方思想和民族气韵。”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山东大学组委会秘书长方辉介绍说。

  国际历史学会秘书长罗伯特·弗兰克日前在为大会百日倒计时发来的贺信中说,这次大会将展示历史学家们在摆脱欧洲中心主义或避免过多基于西方视角进行研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

  为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全面展示齐鲁历史的深厚底蕴,凸显各地文化特色,这届大会还将结合大会的各会场议题,在济南、青岛、淄博、泰安、济宁、聊城等六地举办卫星会议。这些卫星会议都是以举办地的历史文化特色为主题,探讨内容包括龙山文化及早期文明、蹴鞠与齐文化、儒家文明与当代世界、大运河、泰山文化等,成为大会的另一大创新。

http://sd.china.com.cn/a/2015/shouyejinriyaowen_0818/270402_3.html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