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章丘加快区域发展融入现代泉城

发布时间:2015-08-23 11:46:10 发布来源:济南日报2015年08月23日 作者:济南日报

  八月的章丘,备受瞩目。


  作为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龙山文化卫星会议承办地,章丘借助“史学奥林匹克”之风,将历史悠久、辉煌雄厚的龙山文化置于全球视野中,以“比较视野下的龙山文化与早期文明”为主要议题,以国际化视角,看奋发有为、勤奋内敛、坚韧不拔、勇于创新的龙山文化,伴随历史大潮生生不息,时至今日,已内化成每个章丘人开拓进取、激情澎湃、勇创辉煌的不竭动力。


  生态力量促绿色崛起


  进入盛夏,家住章丘市区的王云一家有了避暑休闲的好去处,“带着孩子来绣源河上的泰王水世界玩一天,晚上再看一场水幕电影,特别充实。”一片泰国风情的建筑屹立河畔,尖叫声、欢笑声不绝于耳,这个炙热的夏天,绣源河畔真正“热”了起来。


  绣源河改造提升后迎来经济与社会双重效益。秉承“筑巢引凤”思路,章丘启动“再造母亲河”工程,绣江河改造提升工程稳步推进。“北四厂”搬迁,往昔烟囱林立的城北片区,经过综合开发将转换为宜居、生态、休闲的新家园,章丘文化旅游蓬勃发展成游客青睐的旅行胜地。


  久住城区,到章丘胡山林场徒步旅行的刘嘉感觉有些“醉氧”。“这里树林茂密,负氧离子含量高,呼吸格外舒畅,大喊几声排排身体的浊气。”同行旅伴登上山顶,见茂林修竹无不叹为观止。目前,章丘正下大力气打造胡山林场,以国家级森林公园的标准,结合当地自然景观,逐步打造出一片“章丘绿肺”。


  割除“污染毒瘤”,强推“绿色崛起”,章丘打出重拳。近年来,章丘依法取缔违法违规废旧塑料经营业户2881户、石灰窑479支、焦宝石窑852支、小炼铁和小炼油51家,整顿关停采石场54处、粘土矿30多处,一系列关停整顿行动减少财政收入近5亿元。章丘此举尽管代价沉重,但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打下了重要基础。


  章丘特别针对城中村、城乡接合部、“五小”行业、农贸市场等重点薄弱环节,落实领导负责制,加大力量整治,最终于2015年3月赢得“国家卫生城市”称号。3年创卫历程让生态、绿色理念深入人心。


  产业新城留八方来客


  “济青高铁设站章丘绣惠。”此消息一出,便引发章丘市民一片欢呼,“馋了,坐上高铁,1个小时就能到青岛吃上海鲜。”市民表示。高铁站点的设立,除方便市民出行外,还不断强化了城市区域间的人才流动,构建起章丘与沿海“一小时生活圈”。


  如果说绣源河是章丘做强“水文章”的一个典型,伴随今年“十一”黄金周开园的野生动物园,将是章丘文化旅游产业一个新的增长点。“绣源河、野生动物园、章丘植物园连成一条线,使章丘成为亲子游、休闲度假胜地。”


  交通便利带来利好,配合各项公共事业完善,硬件配套设施优化,章丘逐渐成为“宜业新城”。身为“铁匠之乡”,科技引领环保为先,章丘不断激发创新能力,调整产业布局,促工业经济转调。另外,优化产业结构,借力招商引资,曾被视为发展“短板”的服务业则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吃、住、游、购……章丘商业产业急剧发展,都市经济迅速展开。


  正在建设中的台湾美食城项目,将地道宝岛美食引入章丘,激发章丘美食行业新活力;红星美凯龙项目不仅为章丘带来高端家居品牌,其现代生活方式的引入,将进一步提升章丘人生活水平;盘踞章丘市中心的唐人中心项目,集合高端商业与住宅产业,加快章丘都市商业发展。另外,银江智谷产业园项目,让城市更“智慧”;普洛斯、蓝海领航物流产业园等集中打造,撑起章丘空港物流产业新蓝图。如此,章丘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打造资源配置优良、产业结构完善、投资环境良好的“宜业之城”。


  幸福民生享和谐生活


  人居环境改善、农村文明提升、美好家园建设……多项民生工程惠及百姓。今年,章丘在全市农村实施的一条文明示范街、一个善行义举四德榜、一处道德讲堂、一处四德文化场所、一处文明乡风宣传栏、一支宣传文化队伍“六个一”示范工程建设,让美丽乡村和乡村文明建设有了实在载体。这一工程被列入全市“十大民生工程”,作为惠民利民的民心工程重点督导推进。


  立足群众精神文化的新需求,章丘全域规划、“软硬兼施”,统筹构建多方投入机制,推动文化队伍和阵地建设,叫响文化惠民品牌。今年财政列支专项资金,扶持群众文化活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实现群众家门口“看戏听曲”,建设完成20个高标准文化站,678处村级文化大院,894处农家书屋,推进文化设施全部免费开放。在“软件”建设上,组织专业人员入村辅导,培训基层文艺骨干及爱好者6500余名,指导创作排练了一批具有章丘特色的精品。统筹推进设立基层宣传文化“六大员”,各类文艺队伍发展到1000多支。


  为充分发挥“托底救急”职能,解困难群众后顾之忧,让发展成果广泛惠及群众,章丘创新社会救助、养老服务、社区管理等各项工作的同时,推进弱势群体保障新发展。在提高城乡低保和农村特困群众保障标准的基础上,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救助工作机制,搭建救助平台21个,规范办理流程,整合救助资源,畅通群众求助渠道,确保全市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http://www.sdnews.com.cn/SD/JINAN/201508/t20150823_1959552.htm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