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日报8月22日讯 “史学奥林匹克”首次来到亚洲,来到济南。22日,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一共来自世界各地90个国家和地区,2684名中外学者齐聚齐鲁大地,参加这场史学盛会。
国际历史学会主席、芬兰坦佩雷大学历史系玛丽亚塔·希耶塔拉教授说,这是参会国家与地区数量最多的一次大会,创历史新高,8月23日—29日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将在山东济南举行,是大会首次在亚洲国家举办。
年轻学者数量创下历史新高
作为国际历史学会的首位女主席,玛丽亚塔·希耶塔拉认为,此次大会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吸引了大批的年轻学者以提交论文的形式参加本次大会,她说,本届大会中参会的年轻学者数量,创下了历史新高。此外,大会执委会还在济南专门成立了一个特殊流动基金,资助部分学者参会,一些东欧国家的年轻学者,以及所在大学不资助参会的高级研究员,都是这一基金的受益者。
与此同时,此次大会吸引了90个国家和地区,2600多名学者参会,这一数量同样创下历史新高。玛丽亚塔·希耶塔拉说,以她的祖国芬兰为例,参会学者有33位,同时,在山东大学组委会和荷兰中国文化基金的支持下,国际史学大会上也首次出现了许多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历史学家来济南参会。
国际历史学会秘书长罗伯特·弗兰克教授在欢迎辞中提到,在山东大学组委会的慷慨资助下,大会的历史上从未有这么多年轻学者参加,这得益于国际历史学会和山东大学的经费支持。“我确信2000多人参加的济南大会将会获得巨大成功。很多人来到济南,发现中国。他们会欣赏这个国家的很多方面,包括中国人的热情。”
参会外宾人数最多的是美国
作为主办方之一,山东大学校长张荣表示,此次大会学者跃跃参与,学术亮点纷呈。据介绍,目前,大会总注册人数是2684人,其中外宾915人,这2000多人分布在90个国家和地区,注册国家和地区的数量创历史新高。
除中国学者外,报名参会人数超过10人的国家和地区有24个,其中超过30人的国家有9个,包括美国101人,法国89人,意大利64人,日本80人,德国50人,澳大利亚37人,英国34人,芬兰33人,俄罗斯32人。张荣说,一大批名家大师云集本届盛会,从世界各国汇集到齐鲁大地,将留下一道令人难忘的风景线。
记者采访中获悉,本次大会共招募志愿者760名,其中山东大学志愿者招募累计报名人数达2000人,最终入选500人。从7月初开始,志愿者们提前了解大会历史沿革及本届概况、山东省情、涉外接待常识、基本礼仪等有关知识,并根据各小组工作职能划分,参加了一系列针对性的专业培训。
史学大会首次颁发历史学奖
玛丽亚塔·希耶塔拉谈到,这次大会的另一个创新之处,就是首次颁发历史学奖项。据透露,本次会议上将首次颁发由瑞士手表制造商——积家表业赞助的国际历史学会积家历史学奖项,这个奖项的第一位获奖得主将是来自法国的历史学家格鲁津斯基。
据介绍,格鲁津斯基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他的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16至18世纪拉丁美洲的历史。他是世界历史和改革历史发展的开拓人,研究方向现在也代表着历史科学的主流研究方向。玛丽亚塔·希耶塔拉表示,颁发这一奖项的目的,是表彰历史学家在他们的研究领域发表著作或以教学的方式对历史知识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虽然奖励的受众领域很小,但却是可以和诺贝尔奖或者说数学领域的菲尔兹奖媲美。
据悉,8月26日晚,国际历史学会主席玛丽亚塔·希耶塔拉教授将亲自为获奖者格鲁津斯基教授颁奖。
全省六个城市举办卫星会议
作为首次在亚洲、在中国举办的史学奥林匹克省会,山东大学张荣校长提到,此次大会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凸显中国元素,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他说,本届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将聚焦中国历史,讲述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形象,探讨中国发展道路。
国际历史学会秘书长罗伯特·弗兰克教授认为,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第一次走入亚洲,对摆脱历史学研究欧洲中心主义的传统,开辟新的视角和思路,将发挥开创性作用。特别是本次大会设置的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和历史学的数字化转向两场主题研讨,表明了本届大会的重要转折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大会期间将举办6地市的卫星会议。大会召开期间结合主会场议题在济南、青岛、淄博、泰安、济宁、聊城6市举行卫星会议,探讨内容包括龙山文化、儒家文明与当代世界、运河文化、泰山文化、城市近代化进程等,将进一步展示主办地的文化底蕴和当代形象。
http://shrb.qlwb.com.cn/shrb/content/20150823/ArticelS06002JQ.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