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初秋的泉城济南,迎来了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开幕式。来自世界上八十五个国家和地区的两千六百余名中外历史学领域的俊杰齐聚在济南这座美丽的文化古城,不仅使得这场素有“史学奥林匹克”之誉的史学界的盛会显得意义非凡,也在继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后再次把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崭新的发展面貌呈现给世界,并因其首次在亚洲国家举办而被赋予了更多与众不同的意蕴与使命。
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创办伊始的“顾吾国竟无一人往焉”到胡适孤身一人代表中国参会;从正式组建了中国史学会到一步步打开了中外学术交流的大门;从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正式接纳我国史学家组织为国际史学会新成员到以正式身份参加了斯图加特第16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从中国学术话语权的快速成长到作为东道主主办盛会,岁月的年轮铭记了一代代中国史学人为之魂牵梦绕、倾力拼搏的印记,也见证了中国史学话语渐次走向世界的峥嵘岁月。
作为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历史学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实践一再证明,历史智慧能使研习历史者高瞻远瞩、慎思明辨、取精用宏,把凝固的历史知识激活并转化为经天纬地、益民利国的物质力量。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发展历程,应该尊重彼此的选择,加深彼此的了解,以利于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正是因为世界的今天是从世界的昨天发展而来的,所以我们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给大家带来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
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讲:“中国于各种学问中,惟史学为最发达;史学在世界各国中,惟中国为最发达。”中国自古重视历史研究,历来强调以史为鉴,又是一个具有治史和修史传统的国度,其间史家辈出,史著如林。中国5000多年的文明史,就是一部自强不息的奋斗史、追求和平的发展史、互学互鉴的交流史。透视一部中国5000多年连续发展的文明史,就能从整体上观察呈现出当代的中国的一幅较为完整的时代画卷。不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尤其是不了解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和文化,就很难全面把握当代中国的社会状况,很难全面把握当代中国人民的抱负和梦想,很难全面把握中国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
“谁都不能对抗历史,因为历史是绝对权力。”我们之所以选择中国道路,就是因为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没有什么其他的道路能够引领中国进步、实现人民幸福。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站在历史的星空下,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需要博采各国文明之长,把历史结论建立在翔实准确的史料支撑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加深我们对客观事物规律性的认识,更好地面对现实,立足现实,指导现实。
浩瀚而宝贵的历史知识既是人类总结昨天的记录,又是人类把握今天、创造明天的向导。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发展历程,应该尊重彼此的选择,加深彼此的了解,以利于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未来一周,代表东西方价值观的史学家们,将第一次在东方古国展开广泛文明对话和深入的文化交流。从纷纭复杂的历史中总结出闪耀真理光芒的经验、在浩瀚的历史知识中总结出立德增智治国的法则、在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中碰撞出真理的火花、在国际史学界开辟东方文化的新视角与切入点,这一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必将在促进不同文化的跨国交流中发挥出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只有具备历史智慧的人,才能披云雾睹青天,从纷纭复杂的历史知识中总结出闪耀真理光芒的历史经验。借着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春风,我们期望中外史学专家能够交流对话、传承创新,从对历史的感悟中为中国的发展提供真知灼见,我们也将在美丽的泉城济南把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崭新的发展面貌呈现给世界,为促进多样文明和谐共生作出更大贡献!
http://www.qstheory.cn/wp/2015-08/23/c_11163443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