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聊城8月23日讯(记者 张跃峰) 继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23日在济南开幕后,聊城卫星会议——运河文化与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学术研讨会24日也将拉开帷幕。23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景颜等领导会见了来聊城参加大会的中外专家,并与澳大利亚南澳州历史局局长、文化遗产专家安德森女士举行会谈。
创办于1900年的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每5年举办一届,除“一战”、“二战”期间停办外,迄今已举办21届,是当今影响最大的历史学国际盛会,素有“史学奥林匹克”之美誉。大会主要致力于将各大洲不同国家的历史学者聚集到一起,共同讨论创新性议题、新的方法论和主题研究法,并进行比较性研究,以最终达到促进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之间相互理解的目的。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8月23—29日在济南举办,这是国际历史科学大会首次在亚洲国家举行。聊城作为6个卫星会议城市之一,将围绕“运河文化与世界遗产保护与利用”这一主题组织相关会议和学术报告。
会见时,徐景颜对中外专家来聊城参会表示欢迎,并介绍了聊城的发展概况、传统文化底蕴以及运河遗产文化等情况。希望通过此次会议,各位专家能留下宝贵意见和建议,为聊城市运河文化和遗产的保护利用出言献计。
据介绍,此次共有澳大利亚南澳洲历史局局长、文化遗产专家安德森女士,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考古系教授史密斯,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宋煊,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联络委员会教授、著名文化专家黄泰康,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张熙惟,美国耶鲁大学博士李丹妮, 华东政法大学文物艺术品市场与文化产业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马聘,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研究员朱瑞增,济南社会科学院所长王征等中外专家在聊城参加会议。会见结束后,与会专家赶往聊城大学,参观了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运河文化展。
根据会议日程,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聊城卫星会场将于24日上午举行开幕式,随后将举行主题发言、分组会议等,与会专家还将前往聊城及临清参观运河遗迹。
http://sjb.qlwb.com.cn/qlwb/content/20150825/ArticelL02002FM.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