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史学大会专题会召开 中外专家论道莒文化与文明起源

发布时间:2015-08-26 21:02:42 发布来源:齐鲁网2015年08月26日 作者:张帅 蔡晓彤 张伟

  8月26日下午,“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莒文化与文明起源”专题会议在山东大厦举行。 

  齐鲁网济南8月26日讯(张帅 蔡晓彤 张伟)8月26日下午,“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莒文化与文明起源”专题会议在山东大厦举行。 近20名中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莒文化与文明起源各抒己见,进行深入研讨。

  国际历史学会秘书长罗伯特·弗兰克(Robert Frank),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伯谦、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宋镇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等十几名国内外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议。

  李伯谦教授认为,通过几代考古工作者的努力,目前普遍认识到在距今5500年前后,中国的主要地区都从平等的原始社会向复杂的阶级社会和文明国家过渡,也即专家所称的古国阶段。具体到山东,过去史学界笼统的讲大汶口文化,李伯谦表示,现在来看以凌阳河为中心的地区才是最重要的,而以莒县的凌阳河遗址为代表的新时期时期的遗址非常具有代表性,而目前史学界对它的研究还不够。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宋镇豪看来,莒文化是最纯的绵延悠长的东夷文明的代表,核心区在山东日照莒县一带,目前已可追溯到5000年左右大汶口时期,其历史影响、文化价值与齐文化、鲁文化三足鼎立。它将中华闻名延伸了千年以上,在中华文明发展中地位和重要性自不待言。

  与会专家认为,莒文化深深根植于鲁东南沃土,是最顽强的保持东夷传统的一支土著文化,是历史中没有中断的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能够在历史科学大会期间与国内外专家一道探讨莒文化与文明起源,有助于世界能够更全面和深刻的了解中国文化、了解莒文化,也为双方沟通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据了解,莒文化是东夷文化的先进代表,是齐文化与鲁文化的先声和前导,山东莒县是莒文化的核心区域。因其有数十万年的文化根系,一万余年的文明启步,五千余年的文明史,对研究文明起源、华夏文化、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态等重大史学和理论课题具有重大意义,所以被列入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平行会议。

  莒文化涵盖鲁东南地域,莒县是莒文化的核心地区。莒地古属东夷,夏代之前为莒部落,夏代为莒州,商代为莒方国,周代为莒国,与齐、鲁鼎立700余年。衡量文明的三要素——文字、城堡和铜器5000多年前在莒地均已出现。莒文化与齐文化、鲁文化并称山东三大文化。莒文化以其“包容创造、明礼尚义、崇文重学、自强奋进”的精神内涵,滋养和培育了一代代莒地人。舜帝、姜太公、诸葛亮、王羲之、刘勰、女诗人纪映淮、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王尽美、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等,都是莒地人。

  8月23日至29日在我省召开的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由国际历史学会主办,中国史学会与山东大学承办,主会场设在济南。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创办于1900年,每5年举办一届,是国际上影响最大的历史学盛会,被誉为“史学奥林匹克”。本届大会是国际历史科学大会首次在亚洲国家举办,国家主席习近平致信祝贺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开幕。

http://news.iqilu.com/shandong/yuanchuang/2015/0826/2530748.shtml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