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探索文明起源 莒文化重要价值亟待发掘

发布时间:2015-08-26 20:57:33 发布来源:大众网2015年08月26日 作者:樊思思


8月26日下午,“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莒文化与文明起源”专题会议在山东大厦举行,数十名中外专家学者参与了专题研讨。

  大众网济南8月26日讯(记者 樊思思)8月26日下午,“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莒文化与文明起源”专题会议在山东大厦举行。数十名中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莒文化与文明起源”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专家们对莒文化在中华文明中的重要价值给予了充分肯定,建议加强对莒地现存遗址遗迹的保护,加大在莒文化研究和举办系列研讨活动方面的投入,增进各机构、各国在相关研究领域的交流,为探索文明起源这一共同的议题而合作努力。

  据介绍,莒文化是东夷文化的先进代表,是齐文化与鲁文化的先声和前导,其发源、发展的核心区域就在山东莒县。根据现有史学研究和考古发现,莒文化有数十万年的文化根系,一万余年的文明启步,五千余年的文明史,对研究文明起源、华夏文化、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态等重大史学和理论课题具有重要意义,也因此被列入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平行会议。

  国际历史学会秘书长罗伯特·弗兰克(Robert  Frank),澳大利亚富林德斯大学教授、世界考古学大会主席克莱尔·史密斯(Claire Smith),澳大利亚南澳洲历史局局长玛格丽特·安德森(Margaret Anderson),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负责人李伯谦,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宋镇豪,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宫长为等数十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出席专题会议并展开研讨。日照市副市长杨留星、莒县县委书记刘守亮、县长孟青,以及莒县县委宣传部、莒文化研究院等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

  专题会议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莒文化与文明起源、莒文化与文字起源、莒文化的精髓与儒学内涵比较、莒文化的时代意义以及莒文化社会经济价值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李伯谦在谈到著名的大汶口文化时指出,就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中华文明起源研究而言,目前对其中极具典型性的莒文化的研究还是远远不够的。他认为,莒文化有着非常独到的特色,在山东乃至整个中国古代文明发展中都具有重要地位,如何弄清它的起源、发展历程,史学研究者和考古学家们责任重大。宋镇豪也表示,莒文化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其政治地位上,其丰富的内涵和文化包容性,甚至在走向衰落过程中“有恩无威”思想带给人们的经验教训等等,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他建议,当务之急是对莒县现存的大量古文化遗址遗迹加以保护;此外,应加大在莒文化研究方面的投入和成果展示,让更多人了解莒文化对于中国文明发展的贡献,并从中获得益处。宫长为进一步提出,东夷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中具有示范意义,而莒文化正是其中的先进代表,充分研究莒文化,有助于重新估价中国古代文明,重新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体格局的形成,重新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研讨中,几位外国专家学者在认真研读莒文化相关论文和聆听现场学者讨论的基础上,从文化认同感的建立、加强学术研究合作、探索古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发表了看法。罗伯特·弗兰克表示,在过去的几千年中,中国如何能够在统一后形成华夏民族相同的价值观和文化认同感,这些观点又是如何维持并传承下来的,这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世界各地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史学家、考古学家们聚在一起,就是要在交流中产生思想的火花,探索文明起源、文化认同等共同的问题。克莱尔·史密斯强调了合作在研究中的重要性,她称赞了山东博物馆在文化研究和保护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认为两国之间可以探索新途径,加强在文化研究方面的交流合作。玛格丽特·安德森则表示,莒文化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我们可以尝试通过新媒体向更多的年轻人进行宣传,让人们认识到这些古老文化有多么重要,从而积极参与到对它的保护中去。这也有助于将史学研究推出单纯的学术领域,推向更广泛的普通大众并使之受益。

http://www.dzwww.com/2015/22stdh/dhdt/201508/t20150826_12973416.htm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