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二战起点年”成中外史学家讨论焦点

发布时间:2015-08-26 20:27:52 发布来源:新华网2015年08月26日 作者:娄辰 王海鹰

  新华网济南8月26日电(记者娄辰、王海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一问题成为正在济南召开的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上历史学家们讨论的焦点之一。


  “是1937年、1939年还是1941年呢?这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国际历史学会秘书长、法国历史学教授罗伯特·弗兰克说,在欧洲史学界,一般认为二战是从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开始的,这是一种“欧洲中心论”的视角。


  弗兰克介绍,最近法国出版了一部两卷本的二战史著作,把二战的起点定位在了1937年。这一年是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书中提出,二战起源于中国。这是一种“在欧洲打破‘欧洲中心论’”的尝试。


  弗兰克说,他个人的观点,二战战火是从中国烧起来的,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就是二战的起点。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陶文钊认为,这一变化是欧洲史学迈向“全球视野”的一种表现。“全球视野”已成为当前史学研究的潮流,这一特点在本届历史科学大会上的议题设置上得到体现。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徐蓝认为,中国学术界过去也是以1939年9月作为二战的起点。但是通过近十多年的研究,中国学者把抗日战争和欧洲战场连起来考察的时候,就会觉得中国的抗战实际上开辟了二战的亚洲主战场。


  她说,现在中国学者倾向于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看作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中国局部抗战开始,所以一些学者认为这就是二战的起点了。到了1937年,中国进入全面抗战阶段,形成了二战的东方主战场。1939年,希特勒发动了对波兰的战争,战争扩大,欧洲战场形成。到1941年6月,苏德战场形成,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场形成。


  类似的学术交锋在此次大会上并不鲜见。陶文钊说,国际历史科学大学就是一个不同观点冲撞、交锋的平台,学术分歧是历史研究不断发展的推动力。


  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23日在济南开幕,大会将持续到29日。共有90个国家和地区的2600多名历史学家参会。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8/26/c_1116381749.htm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