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口头“自行车条约”更珍贵

发布时间:2015-08-28 16:13:07 发布来源:大众网2015年08月28日 作者:卞志强

  近日,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和济南大叔关于一辆自行车的温情故事,在网络上广为流传,也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这则故事发生在素不相识的两个国家公民身上,也算是一种缘分吧。

  事情还要从发生的那一刻说起。8月23日,来济南参加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美国历史学家鲍德威教授,从所下榻的宾馆出来,到设在山东大厦的会场走去。鲍德威教授不小心误乘了公交车,当他感觉路线不对,便在临近的公交站下车,打算走到山东大厦。就在这时,一位骑着自行车的济南大叔注意到他迷路了,便在他身边停下来,两个人用中文攀谈起来。

  济南大叔也不知道鲍威尔是史学家,他们只像是两个相隔半个地球的老头儿在午后闲谈。济南大叔陪着鲍德威走到了山东大厦,并主动提出将自行车借给鲍德威。鲍德威推辞不过,便与济南大叔口头定下“自行车条约”,约定等大会闭幕,按照留下的联系方式还车。

  这则“自行车条约”没有纸面上的条款,只是两个人在马路边的口头约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口头约定属于口头合同,具有法律效力。但是这种合同完全基于当事人双方的信赖关系,一旦一方否认合同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则另一方很难举证,所以最好还是留下书面的证据。也就是俗话说得“口说无凭,立字为证”。如果没有书面,至少也要有第三人在场。

  假如按照《合同法》的法律要求订立书面条约,济南人应和美国史学家鲍威尔双方都明确权利和义务,明确各自的法律责任。然而,在当时的背景下,这双方都没有想到“立字为证”这一节。这两位文化差异很大的老者,心里装着的只有兄弟般的诚意,没有一丁点相互猜疑。

  笔者认为,这份口头“自行车条约”比“立字为据”的条约更珍贵。珍贵就在于彼此的友好和诚信,在于与人为善的和谐,也在于个子蕴涵着的精神文明。

  从济南人的角度上来说,口头条约之珍贵,就在于展示了济南人的精神风貌,让世界更多的了解有着悠久历史的济南,了解朴实无华、诚信有加的济南人。自行车所有者甘心情愿的接受口头条约,这个“自行车条约”看似没有第三者在场,实际上济南的700多万双眼睛在看着呢,看着那位好客的济南人,看着那位不图回报的济南人。济南人举动之珍贵,代表了济南人的高尚品德,他是济南人的骄傲;济南人的高风亮节,也是济南的一张亮丽的人文名片,必将感动美国的史学家,通过这位史学家去感动世界。

  美国史学家鲍威尔教授为此写了日记,从他的日记上来看,这份日记就是一位史学家对济南文明程度的鉴定书,鉴定书写道:“也不记得这是我第几次来中国了,但每次来这个国家都会给我或多或少的惊喜。像这次,因为一次大会,我来到一座城市;因为这座城市,我结识了一个人;因为这个人,我更加爱上了这个国家。”他还写道:“史学大会开始的第一天济南就给我带来了这样满满的感动。我爱这个有着巨大潜力、蕴藏惊人能量、高速发展着的中国,更爱这里热情、好客、自信、知礼的中国人。我愿将这个"自行车约定"写进我的日记、写进我的济南之旅、写进我之后的生活。” 鲍威尔教授的话珍贵,珍贵就在于是他发自肺腑的声音,是千金难买的历史记载,必将载入济南的历史文献之中。

  美国史学家鲍威尔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了“自行车条约”的始末,他的日记不但叙述了温情故事,还抒发了内心的感慨。在济南人看来,这种感慨是对济南这座城市的褒奖,也是对济南人的赞美。

  “自行车约定”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也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文献,这个故事的两位主角,他们的短暂交往会长期广泛流传。济南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片发展的热土,在这里宜业宜居。生活在济南这片热土上的人,都要学习那位不知姓名的济南大叔,以自身的行动去感动中国,感动世界。

http://opinion.hexun.com/2015-08-28/178689272.html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