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到济南参加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美国历史学家鲍德威教授因为错乘公共汽车,途中邂逅一位骑自行车的济南大叔。经过一段时间的同行和攀谈之后,这位济南大叔主动将自行车借给鲍德威教授,并约定等他在济南的行程结束后再归还自行车。(2015年8月26日大众网)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山东籍古代思想家孔子的观点。而这种热情好客的良好民风在山东、在中国一直延续到今天,并不断发扬光大。这位“济南大叔”勇敢地将自行车借给陌生人的行为就是一个明显例证。
当今时代,自行车已经不再属于大宗家庭生活耐用品,其在家庭中的经济地位也远不是30多年前那样首屈一指。但价值几百元的车子,毕竟是花钱买来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哪怕是半旧的,只要它还能使用,就没有随手一丢的道理。这位“济南大叔”毫不犹豫地把车子借给陌生人了,而且是位陌生的外国人,这需要热情,也需要勇气,更需要信任。
我们有理由相信,“济南大叔”的这种热情、勇气和信任发自内心,且由来已久。而这份热情、勇气和信任也深深感染了对汉学和济南颇有研究的鲍德威教授。“济南大叔”的行为得到了外国教授的点赞,古城济南的形象也因此在这位外国老人心目中得到了大幅提升。
“济南大叔”跟鲍德威教授的“自行车协议”,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起码有这样几点:
其一:信任是相互的,也是能传递和放大的。你信任别人,别人才会信任你。大家都互相信任,我们的信用圈就放大了,大家生活在信用圈中,心情愉悦,工作高效,事半功倍。而随着信用圈的逐渐放大,信用成本问题也将列入每个人说话办事的考量范围,整体环境与个人素养相辅相成,这是一种信用领域的良性循环。
其二,大家互相信任,能让走出“囚徒困境”。我们平时干事情为什么很累?因为大家彼此之间需要互相戒备。所谓“智子疑邻”、“疑人偷斧”、“他人就是地狱”、“防人之心不可无”。整天受这些东西所累,干啥都得提心吊胆。大家互相信任了,我们干事情就可以放下包袱,减轻许多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其三,一个城市的形象,首先是市民的形象。我们如何了解一个新到的、陌生的城市?除了通过媒体的宣传、他人的介绍,更多更重要的就是自身的接触。你最先接触到的市民留给你的印象,就是这个城市在你心灵深处种下的第一印象。这个第一印象非常重要,会长时间地影响你。正因为如此,我们认为飞机场、火车站、汽车站、地铁站、公交车、出租车、宾馆、饭店、商店、景区、景点的工作人员,对树立城市的良好形象肩负着重要使命,应该加强教育培训,提升整体素质。
其四,一个开放的城市必须敞开胸怀。要让每一个外地人在这个城市找到家的感觉,找到舒适感、尊严感和安全感。要让每一个本市市民认识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不能狭隘排外、妄自尊大,不能老在自己家门口上逞本事。尤其一些大城市、前沿城市、省会以上城市的市民更应该认识到这些。
“济南大叔”朴实的行动为济南、为山东赢得了好感,我们为心理不设防的“济南大叔”点赞。